义乌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佛堂传奇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TUhjnbcbe - 2023/1/25 19:20:00

一段娓娓的歌谣轻轻吟唱,一帧尘封的记忆缓缓打开,一段古镇的历史款款走来。古镇佛堂,堪称历史项链中的一颗熣灿名珠。

佛堂镇位于浙江省金衢盆地义乌江畔,距义乌市区10公里。东邻东阳市画水镇,南与赤岸镇相邻,西南与金东区孝顺镇相接,西北连接义亭镇,北与稠江街道、江东街道接壤。总面积14.1平方千米,辖54个行*村,7个社区。户籍人口8.8万,总人口22万多人。建成区面积达15.64平方公里。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5亿元,工业总产值8亿元,财*收入9.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5亿元。是一座既古又新的创业新城,是义西南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目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企业投资环境最佳乡镇、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浙江省首批书香城镇、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文化强主真、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浙江省美丽宜居小城镇优秀样本。

佛堂古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脉厚重的古镇。历史上曾有“小兰溪”之称,为浙东四大古镇之一。年获批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淵薮,集商埠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义乌兵文化与一身,被誉为“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休闲胜地”。在水一方的浙中古镇佛堂,承历史之风脉,结千年之佛缘。自南梁傅大士倡建双林寺以来,就渊源深薮。据唐代义乌人楼颖编撰的《傅大士文集》记载,相传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年),番僧嵩头陀达摩来东方传教,云游义乌各地,来到一座叫余山(今湖山)的地方时,恰逢江水漫溢,洪水泛滥。为救被洪水围困百姓,遂投磬江中,众生得以普渡。后人为纪念达摩,于渡磬救人上岸之处建“渡磬寺”,又称“古佛堂”。这座小庙千百年来成为当地百姓纪念达摩之所,因寺内石楹有“古庙神灵安四境佛堂市兴永千秋”句,遂名此地为佛堂,一直以来沿用至今。

境内双林寺始建于公元年,由嵩头陀达摩勘基、傅大士创建、梁武帝敕建。有陈、隋两代帝王及大臣数百人为双林寺护持,文、炀两帝及明太祖作书宣敕慰问,更因双林始祖傅大士倡导儒释道三家圆融,历代高僧辈出,文化传播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而使其名声大震,傅大土和双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双林寺历史上规模宏大、五代时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北宋时双林僧舍达楹,宋英宗治平三年,御赐“宝林禅寺”匾额。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品定天下禅宗丛林,选出禅宗五山十刹,双林被列为十刹之八。元时记载:双林寺者浙水大刹也。明朝时誉为“震旦国中庄严第一”。双林寺被载入《中国佛教名寺》画册,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为双林寺亲题“弥勒祖庭”和“东土维摩禅双林大士傅善慧大师祖庭”。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的双林铁塔,原为两座,分矗于古双林寺山门左右,现虽仅存两截半,因其铸造工艺高超,被收入《中国古塔》,文物专家罗哲文生前曾数次来佛堂考察,对双林铁塔赞叹不已,今仍立于双林古寺之畔。傅大士提倡的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堪称双林文化之精髓,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双林寺自创建以来,更因其恢宏气势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历代无数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观瞻参学,凿崖造像,游历题咏。如今的双林寺,寺宇辉煌,双林古寺和双林禅寺分矗于云*山下,承双林文化之神脉,一个新的寺庙建筑群正在逐渐亮相。双林寺景区打造的规划也正在实施中。

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佛堂明清时期便是义乌、东阳、武义、永康主要通商口岸,是邻近县市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当时被称为“小兰溪”。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有“佛堂镇,县境各市镇以此为最繁庶”的记载。老街清一色木排门,店铺招幡林立,店家商号达三四百家。据不完全统计,在清末有南货店26家、药店11家、布店15家、饭店17家、酒店21家、火腿行10家、烟店6家、树行17家、肉店家……茶馆酒肆、钱庄当店、田料百货,三十六行应有尽有,总共达70多家。其中不乏有诸多声名远扬的老字号,如药店有沈协和、沈太和、寿春堂等,百货店有义和盛、同仁丰、永生祥等,南货店有瑞祥泰、同顺丰、协源等,布店有吴德兴、吉祥泰、隆泰兴等,银店有信元楼、信和楼、宝生楼等等。沿江帆船泊岸如蚁附,每天停靠的商船不下数百只,沿岸有分工明确的九大码头,如今均已修复。如浮桥头码头、盐埠头码头、新码头等等。最具亮点的是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的万善浮桥,是佛堂的风水文脉。年,万善浮桥重建开桥,吸引了数十万游人前来游览观光。如今在古镇沿江两岸最精华之区一江(义乌江)两岸(东岸、西岸)三桥(万善桥、伏虎桥、渡磬桥),伏虎廊桥和万善浮桥相映成趣,夜晚的灯光秀成了网红打卡地,万善浮桥被誉为“爱情码头”。.伏虎桥两岸景观照明工程荣获中国照明学会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一等奖。

古镇历史上聚集了大批徽商、绍商、婺商,工商业极为发达。几百年来,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完好保存的老街、古民居、古村落、码头,见证了佛堂繁华的历史。老街两旁边的古建筑,白墙青瓦,庄重典雅,结构独树,巧夺天工,精湛的砖雕木刻和纯朴深厚的明清风格,甚为壮观罕见,堪称一奇,被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誉为“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古镇内的古民居是佛堂古建筑文化的一大瑰宝。目前的原始古民居连片风貌保存完好的有老街片区、大文头片区、礼记片区、日顺里片区、竹园片区等等。遗存的古建筑著名的有吴棋记、留轩学堂、友龙公祠、鼎五公祠、植槐堂、留耕堂、张三茂民宅、毛家大院、新南山、潘园等。

此地地灵人毓,英才辈出。历史上除了在佛教界享誉中外的傅大士外,还有北宋建蜀水塘水利枢纽工程的王槐;有南宋时以清贫著称敢于当面谏皇帝的理学家、*治家、诗人徐侨;元末明初坚辟不仕隐于义南蜀水青村的学者、诗人金涓;有明代抗倭、守长城、援朝鲜的一批戚家*里的义乌兵将领陈大成、王如龙、陈禄、陈蚕、朱文达等;有近代印刷业先驱同盟会会员丁乃刚;有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著名的水稻专家周拾禄等等。境内倍磊古村落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戚家*义乌兵的最早发祥地。

古镇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生活繁衍在义乌江两岸,风俗、文化、宗族习性演化出了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非遗项目。在节庆丰收、过年过节、婚礼嫁聚时都会用当地的习俗表演一些传统节目。如春节元宵的“迎龙灯”、正月十八的“抬阁跷”、喜庆节日的“秋千船”、“狮子抢球”表演,田心村庆丰收“猪羊祭(迎銮架)”、遇红白喜事时的“锣鼓班”等等。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既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古镇,也是一个在原始古镇风貌上进一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的古镇,更是一个在名镇的基础上进一步与时俱进,将古镇打造成一个既古又新、宜游宜居、创新发展的古镇。近年来,佛堂镇十分重视古建筑保护,年,义乌市委专门下文成立佛堂古镇保护开发利用指挥部,年升格成立佛堂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今已升格为义乌市双江湖文化旅游区管委会。近年来佛堂古镇旅游开发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拆迁了风貌区内部分不协调的零碎破旧建筑,对古建筑文保点投入巨资进行了保护修复,对伏虎桥进行了廊桥改造,使一江两岸三桥的日夜景观成为古镇旅游最靓丽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对蒲川(东风河段)的景观打造已完成投入使用,定名为“蒲川水街”的这个项目又成了古镇保护开发的一个显著亮点。如今,水街自开街已来,天天游人如织,华灯映照,蒲水细流,霓虹闪烁,繁胜不下苏、扬!好一个江南胜境,尽在佛堂!

时光,重叠在老街的穹顶与江边不舍昼夜的浪花中。关于古镇的记忆往事沉淀在那些人的心上,雕刻成深深浅浅的岁月轨迹,无声无语,静默欢喜。悠悠千载,临流经年。惯看世事沧桑的佛堂古镇,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风帆,,一个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浙中现代化新型城市,正在义南大地强势崛起。走过千年时光,古镇佛堂抖落肩头的仆仆风尘,大跨步迈向新的辉煌。

撰文:王春平()义乌市《佛堂镇志》主编)

作者介绍:

王春平,网名南江一石。浙江义乌市佛堂镇人。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佛堂作协主席,佛堂书协顾问,《佛堂镇志》《双林》杂志主编,佛堂乡贤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佛堂镇*委*府文化顾问,义乌义商智库研究员,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研究员。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堂传奇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