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部分商家亏本撤离义乌,这个火遍全国的批发市场,怎么了?——如今,线下市场正在逐渐地被线上市场所取代,义乌,作为曾经的小商品最大的批发和交易中心,也受到线上交易的刺激,交易规模不断萎缩,逐渐冷清下来。
早些时候,在义乌被广大群众和商家所知晓后,各个生产企业的老板都拿着自己的产品到义乌开店售卖,很多其他地区的个体户来进货,交易非常繁荣,线上交易出现后,个体户都从网络上进行囤货,很少人会再专门跑到义乌,企业老板开始赔本。
作为义乌小商品交易的中心,义乌商贸城曾经一年所产生的交易额惊人,达到了上百亿。但在这次的线上销售冲击中,义乌商贸城的销售额不断地下降,很多店铺老板不断对外转让。有业内人士表示,义乌商贸城的第一代创业者,所剩下来的已经很少,大多在扩大经营规模之,产生了较大的亏损,最终不得已离场。
义乌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大火,一方面得益于其产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得益于其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其他地区的个体户拿完货之后,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当地创业者提高自己收入的一个办法。
线上交易大火之后,义乌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产品种类丰富比不过线上的网店,义乌有的,线上也有,义乌没有的,线上还有。线上售卖产品的价格成本较低,价格也很低,义乌的产品自然也无优势。
线上交易的巨大冲击下,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发展非常困难,很多商家每个月所拿到的订单非常少,且大多都来自于国外,所产生的利润仅能维持店铺的生存。正值危难之际,疫情的爆发,再一次将其推入深渊。
新冠疫情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出现了很大限制,作为最大的批发中心,来批发的个体工商户都是各市各省的人,人口流动控制之后,订单的数量自然变少。由于国外疫情比国内疫情更严重,我国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进出口*策,其他国家也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进出口*策,部分航班甚至被熔断,更不用说小商品的进出口贸易。
很多义乌的小商品生产商丢失了最后的国外订单,一个月的收入几乎很少,需要自己贴钱生存。有的人为了及时止损,撤出了小商品市场,有的人相信能够东山再起,仍然还在坚持。
疫情发生已经有数年之久,但仍然没有结束的征兆。国内很多城市的正常经济生活已经不断开展,但国内所产生的订单却非常少,对义乌的一些生产商帮助性不大。相反,国外的疫情形势非常严峻,虽然部分国家取消了应对措施,但国内的进出口*策并未放松,很多订单仍然无法正常的生产。
目前,国内商品的出口通道仍然在很严格的管控中,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意味着这些个体户并不能按照传统的形式,向国外的中间商发大量的商品,只能将自己打造成商品的代理商,面向当地的消费群体,售卖产品。但是,两者所形成的巨大产品生产量差距,使得利润不断缩减,前期投资很多也打了水漂,不断有人离场。
很多产品生产商都通过聘请大量的网红为自己直播,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销量,以降低自己的库存压力。但是,网红也是需要赚钱的,他们在产品自身的利润却又非常低,这使得其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卖一个产品,就需要多亏一部分的钱。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掉自己手中大量的库存,否则会使自己陷入长期的亏损状态。
义乌从最开始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已经逐渐转变成对外出口的小商品出口中心。发展之间所出现的转变,是其创业者面对当前的销售现状不得已进行的一种妥协。当前,国外的活路也被斩断,自己的利润进一步被缩小,想要进一步的生存,就需要进一步地改革与转变。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面临的市场压力越大,所进行改革的需求便越高。义乌的小商品生产者,长时间以来过度依赖单一的销售模式,这才使得无法应变国内消费形式的改变。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需要扩大自己的销售路线,提高自己的销售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