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TUhjnbcbe - 2021/6/24 3:06:00

年,义乌坚持*的全面领导,把全市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实干快干抢干,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两手硬、两战赢”,创新“义乌经验”,有序推进自贸区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事业进步,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6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9.4:69.0调整为1.6:28.4:70.0,第三产业比重比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登记失业率1.6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5亿元,实现增加值24.2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3%。

全年完成种植业产值25.67亿元,同比增长0.4%。粮食播种面积公顷,收获粮食4.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3.7%;经济作物面积公顷,其中:甘蔗面积公顷,产量6.34万吨;蔬菜面积公顷,产量22.99万吨。

全年完成林业产值0.76亿元,同比下降0.6%。

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7.02亿元,同比增长45.4%。

全市渔业水域面积5.62万亩,其中养殖区渔业养殖面积1.82万亩,水产品产量吨,增长3.2%。全年完成渔业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0.5%。

休闲农业旅游人数.9万人次,同比减少32.4%,休闲农业总收入万元,同比减少35.0%,其中农家乐总收入万元,同比减少3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亿元,增长6.7%,销售产值.4亿元,增长9.9%。

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9%、28.8%、75.6%和12.0%,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63.5、17.4、64.2和0.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7.7%、59.7%、29.3%和31.1%,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8.1、8.2、12.3和2.5个百分点。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亿元,下降9.8%。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5亿元,下降8.3%。

签订施工合同额.0亿元,下降8.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亿元,下降27.4%

房屋施工面积.3万平方米,下降6.4%,其中新开工面积.7万平方米,下降23.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实现强劲反弹,投资增速为12.1%,分别高出金华市和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个和6.7个百分点,位列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位。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9%,其中交通投资增速为9%,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为55.1%。

房地产业项目数同比增长27.7%,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1.4%,带动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3.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18.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下降2.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亿元,下降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亿元,下降2.6%。

全市在册经济主体总数为69.1万户(其中外资户),增长21.6%。新设内资经济主体户,增长15.4%,其中内资企业户,减少1.9%;个体工商户户,增长26.14%。

全年小商品市场实现交易额.8亿元,增长6.4%。全市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8.21万户,市场从业人员数23万人,总成交额.8亿元,增长5.9%,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6亿元,增长5.8%。

全年义乌城区公、铁、航客流量.5万人次,外商出入境58人次;市场周边金融网点共实现资金、现金总流量.6亿元。

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7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内贸电子商务交易额.99亿元,同比增长11.9%;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88亿元,同比增长15.5%。内贸零售交易额.42亿元,同比增长11.2%;跨境零售交易额.02亿元,同比增长15.8%。

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个,展览总面积78.33万平方米,吸引客商.7万人次。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亿元,增长5.4%。

出口.2亿元,增长4.8%;其中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6亿元,增长46.9%;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8亿元,下降4.9%。

进口.3亿元,增长23.4%,其中日用消费品进口.6亿元,增长31.8%。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36.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境内等级公路里程约公里,境内一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约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76公里。

义乌机场共完成总起降架次次,下降11.8%。全年旅客吞吐量为.6万人次,下降32.7%。进港旅客为66.7万人次,下降31.6%,出港旅客为69.9万人次,下降33.7%。完成行货邮吞吐量.7吨,下降20.0%。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6.48万辆,增长8.5%,其中,汽车拥有量为71.34万辆,增长8.6%。

全市铁路发运量.7万吨,同比增长2.1%全省中欧(义新欧)班列开行列,其中,义乌平台共开行列,共发运标箱,同比增长90.2%

邮电业务收入35.58亿元,其中邮*业务收入10.74亿元,电信业务收入24.84亿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数24.52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3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94.2万户。数字电视基础用户主终端数量17.87万户,互动终端个、宽带线。

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1.75亿件,同比增长51.6%,全省排名第1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23.3%。国际邮件互换局业务量全年累计处理.46万件,同比下降67.83%。

全市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创旅游外汇.06万美元。

八、财*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总收入.3亿元,增长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亿元,增长4.7%。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亿元,增长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2亿元,增长3.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增长13.0%。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增长20.4%

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6家。辖内证券公司全年两市总交易量为亿元,增长30.43%。全市共有期货公司7家,全年总交易金额.8亿元,增长39.83%。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1.1亿元,下降0.85%。其中财产险收入29.2亿元,增长3.3%;人寿险收入41.9亿元,下降3.5%。全年累计赔款支出24.9亿元,增长21.1%,其中财产险16.1亿元,增长8.5%,人寿险8.7亿元,增长54.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1所,技师学院1所,公办中小学所(含职高),民办中小学15所,幼儿园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园)生25.8万人,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在读外籍学生名。

全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新培育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金华市级孵化器3家。

全年专利申请量达件,申请量增长19.4%,专利授权量件,增长6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十、卫生

医院、卫生院数53个,医院3个;实际开放床位数张,医院床位数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执业护士人。

全年产妇数人,接产活产数19人,住院分娩率%。其中义乌市户籍产妇数人,活产数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有城市道路面积约.09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公园绿地面积约.86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

全市AQI优良率98.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6μg/m3,同比下降6μg/m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人,比上年增加人;户籍人口中乡村人口330人,城镇人口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人,女性人口人。全年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11.02‰;死亡人口人,人口死亡率5.28‰;人口自然增长率5.74‰。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增长4.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元,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增长6.7%。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为3元,增长0.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元,增长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元,增长2.8%。

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60.9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46.3辆。

低保标准为元/人?月

“一站式”医疗救助12人次,救助资金.12万元。发放民*定救补助对象生活补助.86万元,发放幸福增收岗补助2人次73.26万元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69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3.0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4.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2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62万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