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有一篇文章很火:《痛中思痛的十个战“疫”思考和建议》,既宏大叙事,又细致入微;既不回避敏感问题,又拿捏到位;既分析成因,又提出解决方法,是一篇震聋发聩、可看可用的雄文。作者段成江是学人,也是记者。天津疾控专家张颖因为对天津宝坻区百货大楼聚集疫情作了精准分析而被称为“疫情侦探”,而津云新媒体记者吴宏对此进行了精彩的推理性分析报道,形成了5.8亿阅读、6.6万讨论的巨量传播。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瞭望人、守望者。战“疫”中,涌现了许多同行的力作。除了央媒、省媒等主力军,第一财经等市场化媒体也大放异彩。基层的媒体也不甘落后,如金东区融媒体中心和金报金义分社出品的《经典重温金东之春》,切口小触角深,文字细腻,画面真切动人,让人眼前一亮,又经得起品读。谁说记者已无用,新闻工作者仍然载满了光荣与梦想。新时代的新闻人要担当起责任使命,还需努力打造职业筋骨。
一、认识三个“认识论”
1.心界决定眼界
心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世界。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
(1)要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的雄心
对这几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是需要筋骨的。比如,我们作为市县媒体,我们想到的、看到的是不是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我们做的新闻能不能做成省级甚至国家级的?
说个肯定的例子。
年12月23日18时45分许,在金东区傅村镇徐家村,一辆轿车不慎冲入约3米深的池塘。危急关头,家住附近的金东公安分局孝顺派出所辅警傅进华赶来,跳入水中,接连救起5人。
面对这一新闻,金东区融媒体中心快、准、实、细,报、网、端有序发力,并上联央媒、省媒、市媒,上下左右“融”为一体,把报道做得系统而有筋骨,让英雄傅进华在省内外都“火”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对金东来说可不少,垃圾分类、居家养老,好多金东新闻成了中国新闻。
还有笔者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年11月18日,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金华日报驻义乌记者何百林利用年休假时间自费赶往马德里采访。结果是,班列在义乌出发时媒体记者云集,而到达马德里在现场等候的仅金华日报记者何百林一人,他第一时间发回的消息《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列》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何百林不懂英语,也没有海外人脉,到国外采访困难重重,但他胸中怀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小宇宙”。
(2)要有亮剑必胜、舍我其谁的豪气
作为地方媒体,我们不容易把握世界风云,也很难报道全国大事,但在地方,我们是主场作战,享有地利、人和。发生在地方上的新闻,我们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就应该是地方新闻通稿的起草人,是地方新闻的“定调者”“主导者”“引导者”。
以金华日报社当年的孟祥斌报道为例。
年11月30日中午,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孟祥斌在金华勇救跳江轻生女青年壮烈牺牲。作为地方媒体的《金华日报》,在事发的第二天早上就以《孟祥斌悲壮的一跳》为题进行了及时的报道,紧接着,当天下午出版的《金华晚报》也作了报道。但此时还只是作为一件较大的社会新闻来对待。此后现场群众的自发悼念和网上各种反映,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我们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是一次十分重大的主题报道和典型宣传,便和记者部负责人一起,商量制定详尽的报道计划,建立报道专班。从此,金华日报的报纸和网络报道进入了新阶段。金华晚报也随之加大报道力度。金华日报前前后后总共刊发了多篇报道。
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办公室发简报,认为金华日报对英雄孟祥斌的报道,展示了社会主流,弘扬了社会正气,体现了金华城市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家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足够的专业能力,对突发性先进典型报道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孟祥斌报道不仅为金报赢得了许多荣誉,而且为此后金报的重大主题报道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孟祥斌报道为何能成功?事实上,当时社会上的噪音、杂音不少,即便在报社内部也有不同见解,主要是围绕孟祥斌“救人值不值”、“方法对不对”,以及政府“公共设施缺不缺”而众说纷纭。此后金华的“一个人感动一座城”能形成主旋律、大合唱,靠得是在宣传部门的指导引领下,新闻媒体正确判断,积极有为,牢牢把住方向,使之不往左也不往右,而是坚定往前、往上走。
这样的经验陆续运用到此后的报道中,比如浦江三失联儿童大搜救的报道、磐安雅庄村礼堂坍塌的系列报道,在央媒、省媒等各路媒体聚集的情况下,金华日报的同志也是靠着这股劲,写出了与众不同、有筋骨的报道,走在了前列,得到市委表扬肯定,分别获得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大奖。
(3)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韧劲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一种意志,也是一种等待、一种沉淀、一种养护。我们熟悉的同行,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且有了好的结果。
孟祥斌牺牲后六七年,这个拿过中国新闻奖的题材,在年又拿到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就是《金华晚报》刊发的副刊作品《姐妹》。这个奖是“等”出来的。
要让花儿含苞待放,既要有自然的生长时间,也需要浇水施肥。如果能静心等待、精心养护“新闻源”,就有可能收获“大新闻”。金报李艳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追踪、李艳和陈少华对五里亭老人的追踪、许健楠对陈斌强的追踪,都经受了岁月的淘洗,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好作品。
2.英雄不问出处
当下“阶层固化”论甚嚣尘上。社会上确有含金钥匙、自带优质资源者,但更多的成功者是草根、吊丝蝶变而来的。新闻行业是最看重手上功夫有没有的。要敢于做突破“阶层固化”束缚的跃层者。
要成为草根英雄,需具备三种气质:
(1)事情面前,不轻言退缩,总是向前向前
(2)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总是愈挫愈勇
(3)成绩面前,不轻狂自大,总是谦虚谨慎
有多少人在这三个“面前”退缩了、放弃了、自大了,从而与获得好新闻失之交臂、与成为好记者擦肩而过。也有许多人在这三个“面前”做到了“三不”,从而成就了好新闻也成就了自己。
说个例子。在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金报记者何百林采写的通讯《“我在中国社区矫正的日子”》获一等奖。这是一篇首次将新闻视角对准境外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客观、公正、深入报道境外社区服刑人员在义乌接受社区矫正的新闻作品。在一些西方人士始终对中国司法公正抱有偏见的大背景下,这篇作品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但这一新闻从采访开始就充满了“困难”。
何百林在日常新闻工作中了解到,义乌从6年开始接收境外社区服刑人员,是全国接收境外社区服刑人员最多的县级市。经过10多年探索,义乌的境外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此,他决定围绕这一题材写一篇深度稿。但义乌市司法局有关人员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采访服刑人员有严格要求,境外服刑人员更不能随便采访,采访也很难得到境外服刑人员的配合,把握不好,甚至会引发外交问题……
但何百林没有知难而退。
何百林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司法部门组织的法律志愿者上门宣教活动,对所有在义乌接受社区矫正的境外服刑人员进行上门宣教,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境外服刑人员提供相关帮助。
采访期间,何百林始终像好朋友一样真诚、平等对待每一名采访对象,加上之前的志愿服务环节已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三名被采访对象也敞开心扉,坦诚地交流了自己对中国司法的一些看法。被采访对象之一的佳奇在接受采访期间,还数次落泪。
这篇作品刊发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司法部主要领导对这篇报道给予充分肯定,司法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