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漂泊义乌的中东人,在这里活着,在这里哭泣
TUhjnbcbe - 2024/8/28 17:40:00

夜幕降临,人们走在这条街道上,随处可见阿富汗地毯、土耳其披肩和各色香料。两旁的餐厅不时飘散出也门摩卡浓郁的香味,还有新鲜出炉的叙利亚脆皮奶酪和核桃肉饼,在等待着它的客人。

包着头巾、蓄须浓颜的阿拉伯人,戴着头巾的穆斯林女性,穿梭在这里,夹杂着阿拉伯语、英语、中文自由交谈、讨价还价……

这不禁让人恍惚:自己是否身处中东的某个城市?

实际上,这是浙江义乌市鸡鸣山社区最为普通的一条街道,这里定居了很多来自中东国家的人们。他们在这里谋生安家,闲暇之时,就像这样来一壶咖啡,或是一杯朗姆酒,诉说着各自难以释怀的乡愁。

他们为何会不远万里,选择在义乌偏安一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漂泊在义乌的中东人们……

01义乌是能预测未来的神奇城市

义乌,浙江金华市的县级市,曾经是一个破旧的小县城。它地方不大,义乌人常自嘲自己的家乡是“几条马路几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种地曾经是这里的唯一收入来源,但又因土地贫瘠,百姓一度穷得无米下锅,一个月一个人吃不到一斤米,常常是荸荠野菜混在稀饭里充饥。

改革开放之后,义乌人从“鸡毛换糖”开始,让各地的商品聚集在这里,然后再转卖出去。他们的生意从走出义乌,到全国各地,再到全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国际上的销路被打开,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此做生意。在宾王商贸城附近的6号街和8号街之间聚集了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人,他们在这里居住或者进行宗教用品、纺织品的交易。

进入年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往来逐渐增多,而义乌便在这时候成为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涌入的中东人越来越多。于是中东餐厅便在这里形成了集群效应,发展为现在的“异国风情街”。

不少中东商人还和本地人结了婚,做起了中国女婿或中国媳妇,就此留在义乌生活下来。最早开在这里的中东餐厅是玛爱德餐厅,也门老板巴基已经在中国做生意将近30年时间。

义乌目前汇聚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常驻外商,疫情发生前,中东和北非等地区的20万名批发商每年都要来访义乌。

如今的义乌,已经从原来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小商品之都。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商品订单纷至沓来,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几乎包揽了世界各国的小商品批发。这里的商人曾豪言壮语:“没有义乌人找不到的东西。”

不仅如此,义乌还是一座能预测未来的神话城市。处在堆积如山的横幅、彩带、小旗帜中间的商人们,仿佛用大数据预测未来的先知。某位普通的档口老板,在美国大选结果公布之前,能斩钉截铁地告诉你美国下一任总统会是谁;世界杯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他就能断定最终捧起大力神杯的球队是哪一支;还有他会比英国民众早先知道他们的新王妃长什么样,喜欢用什么餐具……

02在义乌,他们不是难民,而是有尊严的商人

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的数千年,生活在中东地区的犹太人没有固定的领土。没有土地就没有办法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就只能依靠买卖商品谋生。他们四处做生意,不断地迁徙,寄居在其他国家,靠商业发家,商业立教,号称是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人群之一。

正是因为义乌这座城市的商贸属性,不断地吸引着全世界的商人,擅长做生意的中东人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义乌街头,从建筑到饮食,逐渐出现中东风情特色,就连当地商人都会说几句阿拉伯语。大批中东人从这里将中东特色产品卖入中国,也从这里为全世界采购各式各样的商品。

义乌对外来商人的包容,固然是吸引中东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他们决定在这里扎根落户,那就是中东的战乱。

年“阿拉伯之春”浪潮席卷中东地区。从突尼斯的自焚事件,到后来的埃及、伊拉克、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也相继卷入,在中东各国爆发颜色革命。

到年,叙利亚危机爆发。苦难的叙利亚人当时第一反应是涌向富裕的欧洲,但欧洲无力处理成千上万的难民,绝大多数人都被挡在了土耳其门外。

被裹挟在其中的人民苦不堪言,国家不像国家,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和平遥遥无期,导致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不断下降。自颜色革命引发的战乱在十余年间,中东地区已有超过万人丧生,给基础设施造成近数万亿美元的损失,多万人沦为难民。失去家园的中东人不知该去向何方。

来自叙利亚的扎卡里亚当时便是如此,在叙利亚内战中,23岁的他父亲丧生于一起汽车爆炸中,家里只剩下他一个男丁,母亲和妹妹们等待着他赚钱养活。他曾经试图打听过举家逃往德国,但得到的答案是,那是一条凶险且不知道能否实现的路。

这时他接到在义乌经商的叔叔的电话,叔叔鼓励他到义乌来学习和工作。电话里叔叔一直强调,中国安全而且机会很多。

扎卡里亚半信半疑地决定出来闯一闯。于是一个月后,他带着紧张和忧虑来到义乌投奔叔叔。

在叔叔的带领下,他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安全,而且这里聚集着众多“老乡”。开餐馆的土耳其人,搞电商的伊朗人,搞出口的巴基斯坦人,还有清真寺和回餐,同样的包头巾批长袍的同胞。

在这里谈论的不再是如何寻找避难所,而是哪个产品销量不错,或者去哪个地段判个店面开个餐厅。

安全的环境和熟悉的乡音让他打消了顾虑,很快适应了新生活。与所有阿拉伯商人一样,他在义乌海洋般的商贸城穿梭,开始创造自己的财富,也燃起新生活的希望。到现在,他已经在义乌生活8年,不但把母亲妹妹也一起带过来定居,还在这里认识了阿拉伯女孩成了家。

像扎卡里亚这样留居义乌的阿拉伯人规模庞大,他们从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叙利亚、埃及、土耳其过来,在国内深圳、北京、新疆辗转,签下各式合约,有着做不完的生意。

他们把这里“顺其自然”地当成第二故乡,极大程度地保留着阿拉伯人的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甚至他们的信仰,阿拉伯人的礼拜,依然没变。

随着在义乌定居的中东人越来越多,这里不但中东餐馆多起来,清真寺也建了起来。

年义乌政府批准将一处废弃工厂建成清真寺,规模比新疆、甘肃地区的传统清真寺还大,故而得名清真大寺,寺内可容纳人。阿拉伯人的信仰在义乌得到充分尊重。

如今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鸡鸣山社区,就是最大的外国人社区,里面住着58个国家的人,阿拉伯人占了大多数。

他们和当地人一样,买菜、看病、坐公交,一起打牌,一起包粽子、包饺子,一起过中国节和自己的节日,也会参加社区防疫联防志愿工作。

他们在义乌,不是国破家亡的难民,而是正经谋生的商人。

03世界的义乌

义乌的中东人们就这杨一边忙着生意一边忙着生活,渐渐地在这里从动乱中走出来。他们是商人,却时常被视为难民,他们有钱,却没有祖国可以回去。

年,义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直接处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证的县级城市,仅仅是年一年,义乌就为多人办理了相关证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每年超过50万名外国商人在义乌和自己的国家之间往来,义乌小商品市场面积超过万平方米,拥有家门店,万种商品销往全世界。

义乌的中东人就是这样,走在最繁华的贸易街区,惦念着最残破悲惨的旧家国,他们的灵与肉在最大的落差里煎熬。

正是因为义乌的开放与包容,不但让很多外国人在这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让他们在中东之外有了一个另外的栖息地;甚至成为他们救助家乡的“诺亚方舟”。

原本富裕的阿拉伯世界,因为战争和冲突而陷入经济泥潭,又无力消费欧洲的高价商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义乌的小商品成了维持阿拉伯人基本生活的必须。他们从庞大的中国市场出口商品回自己的故国,让那里的很多底层人得以生存。

巴塞尔就是这桥梁贸易的代表之一。他来自叙利亚,在14年来到义乌,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这里开办自己的贸易公司。随着叙利亚内战不断加剧,他接到叙利亚国内要求代购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他对义乌的各个国际商贸城熟门熟路,总能很快就锁定采购目标。

这天,他接到一批锤子的采购订单。半天不到,他就在档口找到目标产品。巴塞尔拿起两三把锤子,左右对比手里的图片后,连价格都不问,就下了订单。接着他得赶紧询问货代,什么时候能出货报关。

像巴塞尔这样的商人,他们一般会先在阿拉伯网站上留下联系方式,一些阿拉伯国内商人需要什么产品就会联系他们,他们负责在义乌寻找符合要求的商品、考察工厂、为双方沟通、下订单、联系发货。

巴塞尔经常满意而且骄傲地和叙利亚国内的客户说:“中国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流转效率高,档口老板娘无所不能,订单一下,她就会帮你把各种手续全搞定!”

几年间,巴塞尔还会帮着寻找管材、板材、水电器材、通信设备等等建设物资,整装完毕发往祖国,帮助那里的人们重建家园。

由于中东国家商品需求量更大,中阿之间的民间贸易以中国向阿拉伯出口为主。义乌的中东人,就这样在奔波中不知不觉实现了富裕,也帮到远在祖国的人们。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却依旧牵挂着深陷战火的祖国,如今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已经结束战火,开始战后重建。而一些变富后的中东人选择回去建设祖国,迅速为自己的祖国搭建起一条对华商贸通道。

也有人收集各种重建物资,从五金到建材悉数发回国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家乡正开启重建模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摆脱难民的帽子,结束多年的异国他乡的漂泊,回到自己的家乡。

中国也已伸出援手帮助这些灾难深重的中东国家。这让生活在义乌的中东人更加感谢被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中国,双方友好关系更加浓厚。

中阿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且友好的。双方在政治上是信得过的好兄弟,在涉及到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也一直是相互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

就在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上,21个阿拉伯国家,不惧欧美国家的压力,共同发出了声援中国的正义之声,支持中方在涉疆、涉港问题上的立场。

在年的一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对中国提出的《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相关问题向发言人提问,提问中略带质疑中国是否插手中东事务。

对此,华春莹代表中国坚定的发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直都是发展道路上的好伙伴,中国保持了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中国在中东地区从不谋求任何私利,不划分势力范围,不参与地缘争夺,中东是中东人的中东。中东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中东人民友好协商来找到解决之道。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有序推进,中国与中东国家必定能够大力推进更加深切的合作,共同抵抗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

尤其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也是并肩抗击疫情的好战友。在武汉发生疫情之时,阿拉伯国家就率先为我国提供资金援助,和捐赠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重要的医疗防护物资。

而目前很多中东国家因为贫困战乱,那里的人民难以获得疫情防护和疫苗,我国毅然为其提供疫苗和莲花清瘟药品,让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抗疫合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这么多年来,中东地区遭受欧美大国对他们太多强权政治的介入和影响,唯有以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才能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

而在义乌躲避混乱与灾难的中东人,也重演着千年之前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融入着东方生活,也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像夹缝中倔强生长的花草,随风飘摇,走到哪种子播撒到哪。

多年后,当他们的家园重新回归平静,伤痛逐渐被时间抚平。当他们的家园完成重建后,或许那时他们选择回到祖国。但是曾经在义乌生活的这段经历将永远留在他们心中,义乌这座城市的包容和繁华、机遇和财富可能会成为阿拉伯史书里的一页。

中国的包容、繁华、以及机遇也会成为他们乃至他们的国家发展中难以磨灭的一笔,值得所有中东人都铭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漂泊义乌的中东人,在这里活着,在这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