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余雅琴
初识王申的人,不会相信他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在很多场合看到的王申,都是穿着得体,甚至有些精致,常常系着一条“标志性”的丝质围巾。而纪录片工作者却经常昼夜颠倒,扛着摄像机冲向事件发生的前线,做着极度辛苦或危险的工作。这种刻板印象,让王申很容易被记住。在中国的纪录片导演中,他的高大帅气,可以算作是一种强烈的个人标志。虽然,这并非他的本意。
和王申聊天,很难相信他是年出生:讲话很有条理,滔滔不绝,笃定自信,没有废话。王申说自己从小喜欢电影,尤其是艺术片,对人文社科的东西很感兴趣,一直希望有机会拍出一些不一样的大银幕作品。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王申选择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院读研究生,师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主要学习编剧技巧。
但是,在电影学院的学习期间,王申发现学校培养的还是做主流电影的人,而自己似乎并不适合这条道路,自己对更严肃的东西感兴趣,应该做点不同的东西。即使参与过《舌尖上的中国3》这样的主流项目,王申却没有选择迅速进入到工业体系中去,反而找机会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芳舟》。那时候,他还没有走出校园。
《石史诗》:文化符号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异化和失效
在今年的西湖纪录片大会提案会上,王申带来了自己的新项目《石史诗》。这部关于大理石的全球史,是王申的第二部纪录片,背景发生在遥远的希腊。比起处女作《芳舟》,这部作品有了更专业的团队,想表达的内容也更加宏大:《石史诗》的架构颇有些当代艺术的概念,这部作品借助大理石这样的可塑之物捕捉到许多符号性的东西,全片没有核心人物,而是让画面传递更丰富和荒诞的内容。王申没有像自己上一部作品那样找一个出彩的主人公,而是跟随大理石的世界流转表达自己对全球化等问题的理解。
《石史诗》剧照
王申接触到在希腊承包了大理石矿的中国人。在大理石制品的加工厂里,希腊雕塑正在被成批量地制造出来,他们随着现代物流被运送到世界各地。在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里,各种来自不同文明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可以汇聚在一个小店供人挑选。而生产和售卖这些的中国商人,不在乎商品的任何文化属性,他们只是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并卖到全世界……
真的深入这个题目,王申的镜头捕捉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在这部纪录片中,一对金发碧眼的希腊网红姐妹也很抢镜。她们金发碧眼却说着流利的汉语,在希腊巨大的神殿遗址前端着自拍杆向自己在中国的网友进行着直播……这些共同构成王申眼中的魔幻世界,本来在普通中国人视野之外的希腊,对另外一群中国人来说,却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王申在希腊拍摄。
希腊是西方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希腊雕塑更被看作是西方精神的化身,一直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而被认为是高级文化象征的雕塑,被中国移民开设的工厂批量生产,并被销售到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乃至其他地域的家庭作为日常装饰品的时候,雕塑所具有的文化性发生了巨大的异化。在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中,文化符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所处的世界?这些固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王申这代中国青年需要直面的问题。
《芳舟》:一部海外华人的迁徙史
因为家人的缘故,王申有机会去希腊看看。在此之前,他和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一样,希腊对于他来说是书里的神话故事,也是近年来流行拍结婚照和度蜜月的地方。在新闻里,偶尔可以听见希腊经济危机的事态,但那些都似乎显得有些遥远。
那时候,因为欧洲发生难民危机,希腊正好受到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