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沈超杜羽丰
记者跟着义乌市排水公司巡检员,在佛堂镇溪北路巡井。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金思成摄
春日的义乌南江,碧波荡漾。作为全省首个全域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的县(市、区),义乌的水环境也因此持续向好。
毗邻南江的,是省级“污水零直排”样板镇佛堂镇。这里高楼林立,车流如织,常住人口超过20万,“六小”(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澡堂、小旅馆、小歌厅、小网吧)行业多达余家。热闹繁华的佛堂镇是怎样管好污水的?面对我们的疑问,义乌市“五水共治”办运维管理科副科长叶利强说:“走,你们跟我去巡井,就明白了。”
每口井都有“身份证”
“如果把整个雨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看作一张巨大的地图,那么管网就是地图上的‘路’,一口口井就是‘路口’。”叶利强边走边对我们说,为了管好每条“路”,义乌构建了四级运维管理体系:第一、二级是全市多公里的主干管网和次级干管;第三级是乡镇、街道的支线管网;第四级是企业、菜场、医院、学校、小区这些“排水单元”。明确了“路”的等级,再确定好每条“路”的运维单位,就可以精准地把污水管起来。
这四级管网,在很多重要的节点都设有“重要接驳井”。“如果某一口重要接驳井有问题,那就说明它上游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有问题,我们就得沿着管线去上游倒查。我们习惯称这些重要接驳井为‘最后一口井’。”叶利强说。他带我们看的第一口井,是佛堂镇大田村第四级排水单元的污水重要接驳井。佛堂镇约有1万口污水井,其中重要接驳井口。
说话间,我们来到大田村。“你们看,外面涂了一圈红色的,就是污水重要接驳井。”该区域的雨污水管网运维公司负责人程建波介绍。
巡检机器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金思成摄
戴好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我们就想直接打开井盖。“先别急,看一下井盖外观,有没有破损、下沉。”确认没有异常,程建波拿来铁钎,一头穿进小孔,轻轻撬开了井盖。
井里,污水的来源比较复杂,附近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六小”行业的污水都要流经这里。尽管戴着口罩,但井盖开启的一刹那,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揭开防坠网,我们仔细查看井底情况。污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容易凝结成块、堵塞管道,严重的会导致管道破损,造成污水直排,所以巡井的重要一环就是看是否通畅。“表面上看,这口井没什么问题,但你仔细看井口水的流速,比平时是要慢一些的,说明存在轻微堵塞。”说完,程建波打开手机,朝着井壁上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