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物环境同防义乌筑牢国际邮件快件疫情 [复制链接]

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何贤君共享联盟义乌站何欣吴峰宇

资料图

为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义乌始终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在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疫情防控工作。

据义乌邮政提供的数据显示,年,义乌进境邮件量达65.45万件。经营国际邮件快件业务的寄递企业有中国邮政、顺丰、联邦、中外运、UPS、DHL等6家品牌企业。主要来自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品类主要有美妆、保健品等产品。

义乌要求这6家企业,按规定及时报送国际邮件快件数据信息,对所有进入义乌的国际邮件快件,每2天开展一次邮件快件外表面核酸检测采样。针对义乌口岸直接进口的包裹,严格按照口岸防疫管理规定执行;中转进口国际邮件快件,先在处理场地进行运输车辆消毒,再在车上进行包裹消毒后卸车。快件到达分拣中心后,再进行自动化六面消杀,确保全覆盖且表面湿润,静置24小时再进行后续作业。

此外,包裹投递前还要粘贴消毒标识和防控提示卡,提示收件人戴好口罩,妥善处置外包装,并对内件作消毒处理后进行使用,投递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手套,避免身体直接接触。

在“环境安全”方面,则实施分区分级作业,采取物理隔断措施,单独设置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区域,确保国际邮件与国内邮件互不接触、互不干扰。对所有进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测温登记,做到凡进必检、凡进必消。每次分拣作业后,要马上对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和各类用品用具进行全面消杀,对不易通风的区域、多人接触使用的物品加密消毒频次,做好消毒记录留存。此外,针对国际邮件快件从业人员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场地和包裹消杀等情况,实施每天1次的全覆盖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企业“外防输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在“人员安全”上,义乌要求建立全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台账,重点抓好新入职人员疫苗接种和符合条件人员第三针疫苗接种工作,未接种疫苗不得上岗,确保实现“应接尽接”。全市操作人员按照是否在处理场地工作、是否直接接触境外进口包裹,划分为高风险人员、中风险人员、低风险人员、投递人员,并实施定期核酸检测。低风险岗位每14天、中风险岗位每7天、高风险岗位和投递岗位每2天参加一次核酸检测。高风险岗位和投递岗位严格落实固定岗位、个人防护、健康监测等要求,确保内外不交叉,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不能上岗。

值班编辑:沈超

值班主编:杨振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