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林中路上寻梦者
湖北讯□易红梅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林中路》序言上写下这么几句话:“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叫做林中路……”我们很难揣摩智者的真正心意,但不妨断章取义一下:其实,梦想犹如一片迷雾森林,其中小路蜿蜒,所有人都知道可通山中,却很少勇敢向前……
读张炜《游走:从少年到青年》,我更相信,梦想的“林中路”,只有少数人敢走。
认识张炜,起于他的《九月寓言》。那时我上高中,哪儿读得懂,只觉“乱七八糟”。上大学才知道,这本书没有时间线索,其中寓言“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的寻找”,玄幻、神秘与现实交织的故事,人生不停奔跑、停留、再奔跑的象征,哲理深刻。
也是从理解《九月寓言》开始,我渐渐喜欢上了张炜,喜欢上了他的文字。
从《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中,我们可以读到梦想。这本自传写梦想,写作者的文学成长路。少年的梦在大山里萌芽,伴着流水与闲云,经历孤独与困顿。张炜用“游走”一词概括前半生,可见那最初的迷茫与漂泊,但正是这“游走”,让我们看到,他的梦想又是多么坚定,多么执着。
这个敢于在“林中路”奔跑的少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有梦的少年,丛莽中走来,带着一路花香。
从《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中,我们还可以读到,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张炜,一个对故土深深怀念与构建精神家园的张炜,一个不停奔跑寻梦与安静品读时光的张炜,一个我们熟悉与还未遇见的张炜。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林中路”,这条路没有尽头,很多人疲于行走,停了下来。而有些人,吟啸风雨且徐行,最终寻得百花开。这些人,才称得上真正有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