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近日,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和浙江日报联合公布了“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荣誉榜单,金华市多个案例和单位榜上有名。
其中,义乌市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义乌小鲵抢救保护行动案例和磐安县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试点建设案例荣获“美丽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佳特色案例”;
永康市浙江道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美丽浙江十大绿色发展示范单位”;金华市生态环境局荣获“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推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充分彰显我市在生态文明和“美丽金华”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绘就了生态底色。
来看看上榜的
案例和单位吧
1、义乌市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义乌小鲵抢救保护行动案例
案例介绍
义乌小鲵隶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首次于年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专家蔡春抹在义乌市大陈镇发现,并根据发现地将其命名为“义乌小鲵”,为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
成年义乌小鲵一般身长99~毫米,头部呈卵圆形,身体为圆柱状,背腹部略为扁平,尾基部近圆形,末端钝圆,体色常为淡草绿色,体腹面灰白色;除繁殖季节外陆栖生活,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块或腐枝烂叶下面,很少在地面发现。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使得该物种目前已经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等级。
义乌市自启动义乌小鲵抢救保护行动以来,先后在大陈镇、赤岸镇、城西街道及上溪镇内发现义乌小鲵栖息地7处,通过打捞漂浮物、浮萍等方式,清理出产卵场6处,利用树枝、木板等工具人为架设上岸通道7处,成功放归义乌小鲵幼体尾,成体尾,合计尾。
2、磐安县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试点建设案例
案例介绍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是重要水系源头保护区,也是浙江省1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磐安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县区之一,空气优良率%,境内所有水系的水质都在Ⅱ类以上,森林覆盖率83.7%。另外,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磐安境内,是唯一一个国家野生药用植物种子资源库。磐安境内陆生脊椎动物将近种,其中45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拥有植物将近种,其中14种是国家保护植物。
年5月,磐安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着手打造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市。依托大盘山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浙中“四水之源”的生态优势,磐安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博士工作站,全面铺开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共同制订《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评价技术标准》《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
目前,磐安县*府已正式印发《磐安县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全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路。
3、浙江道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介绍
浙江道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6月,总投资6.5亿元,建有年产0万平方米微棱镜型反光膜、万平方米锂电池包装膜和0万平方米光学级PC/PMMA共挤薄膜/薄片生产线,致力于打造全新的道明光学功能性薄膜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公司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年10月,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一、制度引领,加强绿色发展。
公司加强制度建设,组建企业绿色发展领导工作小组,对公司绿色建设情况进行管理和培训,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制度,建设相关的安全生产、环保设施和节能设施;采取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设计理念,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加持,注重绿色节能。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了质量、环境、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结合。公司已申请专利67项,其中,“锂电池软包装用铝塑膜中铝箔的环保化学表面处理方法”、“板材边缘的压平装置及其压平方法”、“一种铝塑复合膜用热封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一种新型的微棱镜型反光材料模具的制作方法”等发明专利对公司产品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三、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生产。
从年开展清洁生产,进行全员教育培训,灌输清洁生产的理念,全体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制度管理,打造产品追溯系统,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采用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
四、创新工艺,实现绿色减排。
投入资金万元建设高空环保工程项目,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面积达0余平方米,形成了2.MWp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每年可减少0.9万吨以上的碳排放;从日本引进高温有机废气分解处理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高温有机分解,确保生产过程的“绿色生产”;投入0余万元资金建设了先进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底水循环来制冷或制热,这是一种经济、清洁的可再生资源,不仅解决了生产、办公各环节使用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需求,还可以根据不同工况提供持续稳定的冷热输出,每年节省用电近万度。
来源:金华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