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9/5443990.html 察民意解民忧办实事
义乌“1+X+Y”夜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为提升干部作风与担当,连日来,义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1+X+Y”夜访行动,由镇街主要领导带队,每周上门察民意、解民忧、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信访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工作实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干群携手营造共同富裕发展良好氛围。
后宅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
家住义乌后宅街道北站社区的刘今玉,今年69岁。她每天都到家门口的健身小广场的各种健身器材上,伸伸胳膊扭扭腰,有时还会约几个邻居到附近的湿地公园走路健身。“现在家门口的健身场地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有福气了。”注重养生的刘今玉对家门口的“健身圈”不吝点赞。
椭圆机、按摩椅、智能跑步机、动感单车、立式健身车……后宅街道综合文化站的“百姓健身房”也即将投入使用。“健身器材已全部准备好,过段时间免费向大众开放。”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让群众在走出家门后,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找到适合开展锻炼的文体活动场地,实现群众就近健身的目的,街道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
今年,后宅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洪华小区停车位紧张,交通堵塞,建议在小区周边整理闲置地块用于临时停车;75岁困难党员的妻子精神有问题,家住危旧老房子,希望予以经济帮助……”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村入户,街道工作人员听取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汇集群众关心关切,“民情日记”不断更新内容。
为更好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工作成效,后宅街道以“四个千”活动,将“两问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等工作融入其中,广泛开展“千人进万户”“我为企业解难题”等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夜晚休息时间进村入户,在夜访中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
赤岸
“1+X+Y”夜访解民忧
“没想到,昨晚反映的问题,今天一早镇里就专门安排人员来解决,‘夜访解民忧’真的做到了实处。”近日,看到义乌赤岸镇农业农村办、毛店共建委、三角毛店村两委负责人上门解决自己反映的问题,三角毛店村种粮大户胡兴良感慨地说。
4月10日晚,毛店共建委主任楼洪斌在夜访时,接到胡兴良的反映,称其承包的毛店茶山周边农田因非粮化整治后渠道淤积不畅,无法灌溉,影响到早稻田播种。第二天一早,楼洪斌就将情况反馈给了镇综治办。当天,相关部门前往现场查看并安排人员进行渠道清理,对部分损毁的渠道进行应急维修加固,以确保农田正常灌溉。
连日来,赤岸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学党史办实事解民忧”夜访活动。镇领导班子带头,将夜访制度常态化,并进一步规范服务的前、中、后环节,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服务机制,打造闭环式的“三服务”2.0版。
据介绍,赤岸镇夜访活动实行“1+X+Y”走访制,即每天有1名主要领导,X名班子领导,Y名街道机关、共建委、社区、村干部开展夜访。全体干部下沉一线、深入群众,开展村情民意清单收集工作。
对于夜访中收集的问题,赤岸镇要求第一时间登记,可当场办结的即时办结,困难事项由共建委协同科室商议在24小时内反馈,暂时无法解决的事项由镇综治办统筹上报党委政府。每周五,由镇党委书记召集就夜访收集的重点事项进行会商研判,跟踪解决,直至群众满意。
赤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次下村服务之后,镇干部都要提交反馈表格,全镇将对每次服务情况进行评估、问题梳理、分析研判。“这样的机制,对干部形成了良性倒逼,推动解决了一批问题。”
江东
夜访推进青岩傅村有机更新
近日,经过义乌江东街道3名干部连续3天的夜访,青岩傅村村民老傅终于在旧房拆除协议上签了字。事后,老傅说:“干部们很用心,连续多个晚上来我家跟我拉家常,了解我的困难。他们告诉我,以后高层可以发放权益证进入市场交易,这样我建新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去年初,青岩傅村启动有机更新工作。老傅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担心没能力建新房,迟迟不肯签约。这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各方干部多次做工作,但他依然不同意。
今年清明过后,每天晚饭后,青岩傅村攻坚组组员杨旭峰、王井福、傅恭喜都会上老傅家了解情况。
“家里有什么困难和我们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攻坚组成员和老傅拉家常,经常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看到干部们的诚意,老傅终于说出自己的顾虑。针对老傅的实际困难,攻坚组连夜探讨解决方案,向他讲透相关政策,最终让他吃下定心丸并成功签约。
针对群众“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的实际情况,今年3月以来,江东街道以学党史为契机,以夜访为载体,开展了“学党史、访民情、办实事”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关心的关键事、民生事,由班子成员、分管科室、各共建委、社区、村居干部共同组成夜访小组,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走村入户,讲述党的历史,收集群众的呼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在走访中提升干部真抓实干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
青岩傅村启动有机更新以来,仍有余户农户未签约。夜访行动开展后,各夜访小组带政策、带图纸、带服务主动上门,从纠纷调解、农户报批、建房贷款、户型确认等关键环节入手进行精准服务,帮助35户农户解决了困难,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为青岩区块一期“两个新年”结顶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撑。
夜访行动,由过去“群众找上门”反映问题,变为干部“上门找群众”解决问题。江东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针对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和矛盾纠纷三方面集中发力,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收集一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攻克一批难点,抓好问题解决落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提高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福田
做好夜访四件事搭起服务连心桥
日前,义乌福田街道社事办干部在夜访低保户骆某时,了解到其因免疫功能紊乱,患肌无力症已10余年,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生活也处于半自理状态,妻子每天都要给他做推拿。社事办干部立即帮他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长期护理险,免费为他提供针灸护理。
“今天我们到尚经村夜访,大多村民旧改愿望迫切,但对具体政策不太了解。了解到他们的顾虑后,我们耐心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并一一解答他们的疑惑,使他们对旧改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对老党员的关爱不能忘,夜访过程中要多听听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提供服务。”“夜访,访的是农户,炼的是干部,之后夜访要带着细心、真心、责任心,及时发现堵点矛盾,及时排摸化解。”……昨天,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义乌福田街道很多干部的“两问大走访”工作手册上写满了笔记,有的记录着夜访时为低保户寻求救助的具体措施,有的记录着夜访后化解矛盾的新思路、新办法。
福田街道从4月7日开始进行夜访行动,街道党工委书记盛庆生和办事处主任陈英能轮流带队,每天平均5名班子成员、20名街道干部工作人员参与。目前,所有干部均已参与该项工作,夜访对象覆盖所有村社。截至4月26日,街道共夜访了户家庭,收集问题个,当场解决问题个,经街道相关科室解释答疑、协调处理后,交办解决了31个。
据了解,福田街道夜访主要做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展党史宣讲,街道领导班子带头深入联系的企业和村社,在走访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党史进村(企)入户、入脑入心;第二件事是调解矛盾纠纷。街道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化解难度大的村社,真正沉下去和企业、群众面对面交流,厘清矛盾根源,真正为企业和群众解难题;第三件事是落实民生实事。依据各村社每季度“晒拼创”项目计划,全面了解各村社所办实事的进展情况、所遇难题的解决情况,压实主体责任,做好事项的对接与落实,为村社提供帮助与指导;第四件事是推广“义码通”。在夜访行动中,党员干部向企业、群众宣传介绍“义码通”功能、使用方式,鼓励企业、群众利用该平台反映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价。
福田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夜访行动是围绕街道“两问大走访”三张清单开展的,这三张清单分别为干群联系清单、走访情况清单和问题解决清单,分别起到搭桥、输氧、造血的功能。其中,“四个一”联系机制为班子领导包案一户,街道干部走访一村,第一书记、网格长回访一日,村干部、党员联系一次。“四个式”走访机制为信访户调节式走访、困难户关爱式走访、遗留户攻坚式走访、老干部交流式走访。“四个制”解决机制为当面答疑解惑制、干部首问负责制、问题限时反馈制、组团攻坚克难制。
义亭
为民疏心结办实事解难题
“村干部来夜访时,我们反映了乘公交车要走远路的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乘公交车了。”近日,义乌市义亭镇五联村雅宇自然村至城区江东客运站的公交车开通发车,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
4月上旬,五联村两委干部在雅宇自然村夜访时,接到村民们对交通便利程度提出的意见,随即谋划设置一个公交站,以利于百姓出行。在实地查看和几次会议商讨后,五联村与义亭镇政府、交通部门、公交公司对接,抓紧走流程,提交申请报告,谋划场地。经过多番努力,终于为村民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近期,义亭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办实事”夜访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夜访活动由镇领导干部带队,镇机关干部、区域干部、村两委干部下沉一线,宣讲政策精神、聆听百姓诉求、解决实际困难。
杭畴村两委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近期,两户邻里农户发生矛盾纠纷,起因是30多年前建的一堵围墙。一方农户认为墙体挡道,不方便出入,虽然30年前签订过协议,但仍然强烈要求隔壁农户拆除,为此双方互不相让。村两委干部与区域干部掌握情况后,多次组织协商,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双方同意拆除部分墙体,形成便利通道,邻里矛盾得以化解。
义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群众疏心结、办实事、解难题是夜访的初衷。接下来,该镇将持续开展夜访工作,走深走心走实,以精准高效、贴心耐心的服务,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佛堂
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你上任以来为村里办了那么多事,一直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前,义乌佛堂镇稽亭村村民丁正其将一面锦旗送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丁国荣手中,感谢他为村里解决了8年未发放的土地征用款问题。
据了解,年,佛堂镇建设稠佛路时征用了稽亭村部分土地,当时稽亭村第十二大组收到征用款余万元。事到如今,这笔征用款该如何发放,成为新上任“一肩挑”干部丁国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心所向就是干部干事方向。丁国荣白天找村民谈话,晚上和村两委班子、镇干部一起进行夜访,深入了解群众对这笔征用款发放的迫切需求。了解群众的诉求后,丁国荣结合之前发放政策和现在的实际情况,采取新的征用款发放政策,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丁国荣是去年9月义乌村社换届后产生的“一肩挑”干部之一。当前,佛堂镇正在积极谋划村社换届“后半篇”文章,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为契机,唱响强党建、强发展、强治理的主旋律。4月18日下午,佛堂镇组织召开村社换届“回头看”季度讲评大会,全镇名镇干部、村社干部参加。
白天有上访,晚上必夜访。当天的会上,佛堂镇党委书记吴贵伦表示,要抓好干部建设,增强队伍战斗能力;通过平安大会战,攻坚破难保障平安;学党史办实事,提高党员政治站位;推动有机更新,有效改善居住环境;重视环境整治,切实改善村容村貌等五方面工作,并总结梳理出当前干部要坚决克服的问题,诸如大事不敢为小事不作为的“溜肩”作风;一经挫折成为惊弓之鸟的“萎靡”状态;界限分明热衷争斗的“派性”问题;新官上任不可一世的“自傲”情绪;老方不换江山依旧的“放任”心理等五方面问题。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勇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圆满完成了村庄有机更新工作。”当天会上,稽亭村作了农村建设的经验交流,亮出了新一届班子干事的决心和成效。
据了解,季度点评大会是佛堂镇对干部管理的其中一项机制。为使村社换届后能起好步、开好局,接下来佛堂镇将全面推行村干部“日周月季”点评约谈机制,即每天晒工作日志、每周工作点评、每月专题约谈、每季考核评议,持续激发村干部干劲。
北苑
夜访日记交出民生答卷
最近,义乌北苑街道四季社区现代花园小区在前后两家物业的交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小区内部分物业服务无法及时到位。北苑街道夜访小组走进该小区,就此问题倾听群众需求。
“我们就是希望小区的物业服务有保障。”了解情况后,夜访小组当场给出了办理意见:关于交接问题,督促街道相关科室与建设局物管科联系,并将由街道、社区兜底,协助业主与物业调解。关于服务品质问题,一方面要求在岗物业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社区志愿力量补充服务,对消防、监控等必要支出适时动用小区专项资金。
为切实开展“三服务”2.0,做实“两问大走访”,北苑街道围绕夜访“1+X+Y”机制,组成了1名街道主要领导牵头、2名以上班子领导和20%以上的干部工作人员参与的9个夜访小组,每周一至周六的晚上走入群众家中,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落实民生实事,并及时将夜访日记通过“浙政钉”上报,后经主要领导交办、相关科室解决,打造问题收集—交办—解决—反馈的工作闭环,做到“件件有回应”。
“标准电何时入户?高层何时启动?”这是经发社区畈东小区一居民提出的他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由于问题无法现场给予回复,夜访小组把问题记下来,形成《北苑街道夜访工作交办单》后,严格按照“销号制”(简易事项1天办结、困难事项3天办结、暂无法办理事项5天形成初步方案)交办给街道建设办,街道建设办在3天内便给出了回复。夜访小组对该问题进行回访时,群众表示非常满意:“没想到我的问题这么快就能得到答复,为北苑干部点赞。”
从停车难到噪音大再到健身设施陈旧……夜访小组听到了群众最关切的声音。北苑街道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一线研究措施,一线抓好落实。目前已走访群众56户,共收集问题34个,当场解决29件,交办问题5件(已解决1件)。
来源:金华日报
原标题:《追寻真理味道勇当改革先锋
义乌党史学习教育日报(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