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标段参投企业是25家!”5月23日,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开标室里仍洋溢着喜悦的氛围。这是继2月招投标“雷霆收网”行动后,建设局推出的又一招投标改革试点重磅举措。
数据分析找问题。为何会有招投标市场参投企业越来越多,投标报价越来越低的乱象?事实分析离不开数据支撑,建设局以月度招投标数据为依据,在招标文件设置中“找病灶、查原因、寻良药”,年1-4月共计开标项目95个,参投企业在家以上的5个,更有2个项目参投企业甚至达到家和家,均为市政项目且采用现场评分投让利法。
多方调研推举措。针对问题,建设局造价站通过座谈会听取集团企业、咨询公司、行业专家等意见和建议,以试点项目先行先试,推出清单报价方式、“推评定”招标模式等改革试点“组合拳”。正所谓打蛇打七寸,一方面清单报价必须由持有执业证书的造价师编制盖章,加大投标成本,减少挂靠可能;另一方面推动“推评定”制度的全面落实,通过增加一轮筛选,确保优中选低,低中再选优。
通过实践看成效。正所谓不看广告看疗效,只有以实际项目检验举措成效,才能知道药方疗效。对此,建设局造价站以赤岸镇政府前期高投标数项目的后续标段为样本,先后多次主动下沉服务指导,通过培训深入讲解“推评定”工作流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准确把握专家评选环节和评标环节,从根源打破招投标管理人员对“推评定”工作的风险担忧,并就优化招投标条件设置、确认优选要素等工作进行指导。最终,在赤岸镇5月后续标段中,参投企业分别为23家、25家,围标、串标、挂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从四位数到两位数,赤岸镇项目试点参投企业数量的有效控制,验证了招投标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合理性,也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实施路径。通过市场和现场联动,以源头环节链接管理节点,强化建筑领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纽带,推动建筑业安全质量“触发管理”向“全程严管”的转变。
来源:义乌市建设局造价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