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车界观察车企合体带来的化学反应 [复制链接]

1#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XCAR车界观察原创]

如果说的下半年可以用“新兴品牌纷至沓来”概括,那么的后半段绝对是车企强强联手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1+1>2”的尝试不仅发生在中国汽车市场,海外诸多知名企业也在为新的突破进行着不断探索。华晨、吉利、丰田、沃尔沃、戴姆勒等大名鼎鼎的车企“合体”后,未来会有着什么样的变化?本期《车界观察》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大动作对所带来的“化学反应”。

●雷诺-华晨金杯

今年7月,华晨中国汽车向雷诺出售沈阳华晨金杯汽车49%的股本权益,现金代价为1元人民币。股份变更完成后,华晨集团与雷诺将形成51:49的股本权益占比,同时将与雷诺共同为华晨金杯增加15亿元的注册资本。“1元收购”其实是双赢互利,首先,雷诺成为股东后将承担华晨金杯的债务和亏损,而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在中国轻型客车领域找到了“合伙人”。华晨则有望通过引进雷诺技术,使金杯品牌现阶段的亏损局面得到改观。

华晨金杯主要在中国从事制造、销售轻型客车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股权变更完成后,华晨金杯将在未来对金杯、华颂及雷诺品牌轻型车进行制造及分销。在15亿元注册资本增加完成后,雷诺将成为华晨中国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合资合作伙伴。

出售事项和与雷诺的合作,是华晨将现有轻型客车业务扭亏为盈的重要举措。雷诺加入后,华晨金杯可实现引进雷诺轻型商用车产品和本地生产,同时还可使用雷诺的技术开发全新车型,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选择以1元人民币作为代价成交,是定约方经考虑华晨集团于年12月31日之应占负债净额约36.1亿元、收购事项代价、华晨金杯过往年度营运所产生的亏损后,根据框架合作协议公平磋商后的决定。如此看来“1元收购”并非白送,这代表着雷诺未来也要承担华晨金杯相应的债务和亏损。

在交易完成后,华晨金杯的董事会架构也将发生改变。华晨金杯董事会将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5名来自华晨,4名由雷诺委任。华晨金杯董事会必须从董事中挑选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并由华晨金杯董事会委任。同时,华晨金杯董事会的主席必须为华晨所推荐的人选,而副主席必须为雷诺所荐人选。

雷诺-华晨金杯

●吉利-沃尔沃

8月4日,“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签约仪式,在宁波吉利杭州湾研发中心正式举行。吉利与沃尔沃成立的合资技术公司,其总部设在中国,并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子公司。吉利和沃尔沃将各自拥有新合资公司50%的股份,未来双方将深化产业协同效应,携手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

接下来,吉利、沃尔沃和领克将通过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采用相互授权的方式,将实现整车平台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技术共享以及零部件的联合采购。共享技术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仍属于开发方,但吉利汽车、沃尔沃和领克都具有使用权。

这次合作更涵盖包括蓄电池、电动机、电池充电系统等未来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根据吉利与沃尔沃此前发布的信息来看,与如今的合作遥相呼应。年,吉利汽车公布了“战略”,旨将通过推出30款全新产品,来完成年产销万台的目标。据我们此前报道,到年,吉利新能源销量将占比整体的9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已将新能源的销量目标定在了万台。目前吉利汽车旗下的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和新合资公司品牌均有纯电动、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的产品规划。未来企业也将以这三大品牌为依托,向万台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发起冲击。

技术上,吉利在今年5月发布了“iNTEC”技术品牌,其内容包含动力、安全、智能驾驶、健康生态、智能互联在内的5大方面。在电动车领域,未来吉利将基于PMA纯电动平台打造A0级CROSS、A级三厢轿车和A+级SUV三款车型,该平台首款产品将于年面世,最大续航里程可达km。从命名体系可以看出,PMA平台与CMA平台一样,同为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新型模块化平台。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PMA平台专注于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开发,该项目已于今年落户成都龙泉驿区。

产能上,今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西安经开区投资建设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未来西安项目将携手义乌、湘潭以及成都等新能源整车基地,共同助力吉利“战略”的顺利完成。

本次合作的另一位主角——沃尔沃今年也公布了“自年起,沃尔沃汽车所有新上市车型均将配备电动机”的电气化布局。这标志着沃尔沃汽车将终结纯内燃机时代,电气化技术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核心。这一举措将助力沃尔沃汽车实现截至年售出万辆电气化汽车的承诺。未来,沃尔沃汽车将推出一系列包含新能源产品,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年至年,沃尔沃汽车计划推出五款纯电动车,其中三款为沃尔沃汽车品牌,另外两款则为沃尔沃汽车旗下的Polestar高性能电动车。这5款车型还可选择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48V中混混合动力,这将使沃尔沃成为拥有最多电气化车型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沃尔沃

●沃尔沃-领克

8月4日,立足于CMA中级车平台的LYNK&CO(领克),正式成为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高端合资品牌。领克汽车未来将由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控股共同持股50%,吉利汽车则拥有另外50%的股份。此次签约,可以使吉利能够更好的借助沃尔沃的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同时也为领克及沃尔沃未来全球销售渠道铺设打下基础。

领克合资公司的成立具有两点战略意义。一是技术合资,未来沃尔沃的SPA平台会应用在领克的中大型车上,新能源、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都会在领克身上得到体现。二是品牌背书,首先,本次合资证明沃尔沃对领克在全球发展业务上是看好的;其次,沃尔沃在全球市场的积累、政策的响应以及消费需求的理解,会给领克在全球,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此前,吉利和沃尔沃已经在CMA中级车模块化平台实现了技术共享。领克汽车以及沃尔沃汽车即将发布的40系汽车都出自这一平台。沃尔沃入股后,给予了领克与沃尔沃未来更广阔的技术合作空间;同时,也是对领克品牌力的背书,夯实高端品牌定位,助力领克的全球化进程。

随着领克汽车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沃尔沃和领克将深化三个层面的协同工作。首先在技术层面,未来领克将围绕沃尔沃SPA平台研发中大型车。在SPA平台上曾走出沃尔沃XC90和S90等一系列明星产品,该平台具备极大的拓展性,除前轴至仪表台这一区域尺寸固定,车身长度、高度、轴距等数据几乎毫无限制。此外,SPA平台大面积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可大幅降低整备质量,从而提升燃油经济性。

在采购方面,基于共享的模块化平台,领克的零部件将与沃尔沃汽车联合采购,通过规模化效益使车型的研发更加高效。渠道建设上,鉴于沃尔沃在全球市场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以及品牌力的不断提升,这些都会给领克未来进军国际化市场带来促进作用,将成为领克立足全球的重要保障。

产品规划方面,领克旗下首款SUV领克01将于8月25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市,此外,今后领克产品将覆盖A0级到C级车型市场,领克02和领克03将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未来三款车型有望在年联手冲击海外市场。

沃尔沃-领克

●戴姆勒-北汽新能源

今年6月,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公司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作为该框架协议的重要部分,戴姆勒拟战略投资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携手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次签约,戴姆勒和北汽集团表达了共同发展的意愿,中外双方也将从中实现双赢。

北汽与戴姆勒将通过在华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战略合作。

戴姆勒之所以选择北汽,除了一直以来的长久合作,北汽在华连续四年蝉联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冠军的优秀销量表现也让戴姆勒刮目相看。目前北汽新能源拥有EH、EU、EX、EV、EC五大系列10余款纯电动乘用车。累计市场保有量已近10万辆,居全国第一,即将成为国内首家进入“10万俱乐部”的新能源车企。

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在国内首屈一指,戴姆勒选择北汽为年之后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按照“双积分”办法,对在中国境内传统能源乘用车年产量或进口量大于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设定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年度比例要求。而奔驰目前主要以插电混动车型为主,年产量不过两三百辆。相比之下,本来就生产新能源车的北汽新能源拥有足够的积分,在双方合作后,北汽新能源完全可以将其多余的积分转让给戴姆勒。

这次中德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无论是推动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还是推动实行德国乃至欧盟年减排计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意味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戴姆勒为北汽新能源提供品牌背书和技术支撑的同时,也能从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中受益匪浅。

戴姆勒-北汽新能源

●丰田-马自达

北京时间8月4日,丰田汽车公司与马自达公司签订了业务与资本合作协议书,双方未来将共同推进“在美国设立生产整车的合资公司”、“电动车的共通技术研发”、“共同研发车载互联技术”、“在先进安全领域进行技术协作”及“相互补充商品线”5大方面。其中,丰田与马自达为了构筑新的合作关系,双方将斥资16亿美元,在美国设立年产30万辆规模的整车生产合资公司,出资比例为各50%,并计划于年投产。该协议的签署,将强化双方各自擅长的技术和事业基础,同时通过强化合作,实现事业的持续性增长。

丰田与马自达的这次合作,是完全意义上的“并肩作战”。据悉,为加强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就以下事宜达成共识:丰田收购马自达的第三方定向增发新股,从而获得马自达的股份。同时,丰田通过第三方定向的形式向马自达出售自己的股份,双方均持有同等金额的对方的股份。今后,两家公司仍将以各自独立经营的模式,构筑中长期平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丰田与马自达未来将在5大领域进行业务合作。首先,双方计划在美国设立年产30万辆规模的整车生产合资公司,出资比例为各50%,总投资额约16亿美元,将在年投产。今后,双方将在以往的产品、技术领域业务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新的生产业务合作,提高生产领域的竞争力。据悉,新合资公司计划生产马自达在北美市场新导入的跨界车型以及丰田北美版的Corolla车型。

在电动车技术研发方面,双方团队将通过交流观点及经验,共同研发能够灵活且迅速对应各国法规和市场动向的电动车基础结构技术。今后将会进一步探讨共同研发的细节。

在车载互联/安全技术领域协作上,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车载多媒体系统相关技术。另外,面向实现零事故的安全汽车社会,丰田将在车辆与车辆之间,以及道路与车辆之间的通信技术方面,与马自达展开合作。

目前,马自达已经在北美向丰田提供了紧凑型轿车。而在日本,丰田也已经向马自达提供了小型商用车。未来,双方还会探讨在除了北美、日本以外全球范围内扩充商品阵容的可能性。

编辑点评:车企间的强强联合,无一例外的出发点都是双赢。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入股合资现象出现,今后哪些车企会并肩奋战,我们拭目以待。

丰田-马自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