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员蹲点大调研让年轻专业化干部队伍成为 [复制链接]

1#

-03-:40

浙江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年,金华市委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全员蹲点大调研号令后,全市各地各单位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全员行动。

4万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全市多个乡镇街道、多个村(社区)以及企业、机关、学校等开展大调研,实现了调研主体和调研对象的全覆盖。基层是我们的根,党员干部们从根部汲取力量。

他们把问询会开到城市建设的项目上,他们走进企业问诊把脉,他们在城市访民情、问民生,他们在大山深处的偏远村庄握着困难群众的手,带去组织的温暖。

我们推出《全员蹲点大调研系列手记》,记录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从基层带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全员蹲点大调研⑩

让年轻专业化干部队伍成为沸腾兰溪的主引擎

徐振辉

3月6日开始,我同部里7名同志一起围绕“年轻干部专业化能力培养”这个课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选择这样的一个课题,我是慎重考虑过的,一来建设专业化高素质队伍是对新时代干部的新要求,是基层组织部长必须直面的课题;二来近5年兰溪招录了名公务员,这批年轻干部队伍在服务中心工作上表现如何,如何发挥专业所长更好的成为助推我市“一区一地一城”建设,也是基层组织部长的职责所在。为此,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我与市镇村三级干部广泛沟通交流,听了很多真言,收集了很多信息,很有收获,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听心声,干事担当的氛围日益浓厚

“因为一份责任,我选择坚守。”这是市委办信息科科长吴晶在交流棚户区改造征迁工作心得时的感受。她是年轻专业化干部投身中心工作的一个典型,具备敏锐的政治力,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和扎实全面的专业素养,文学学士学位,通过自学考取律师资格证,在处理征迁政策时,底气十足,去年以来,我们选派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拆治归整”一线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批年轻干部的发展值得期待。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乡音传递民意。年轻干部是乡镇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诸葛镇通过成立“乡音宣讲团”,师徒结对转绑带,师傅用心教、学生用心学,让乡镇年轻干部的工作更接地气,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诸葛镇还首创了“党员代跑”服务模式,丰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涵,并在全市推广,带动全市1.4名党员参与“代跑”服务,办理民生事项4万多件,跑出了基层服务的加速度。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凝聚了诸葛镇年轻干部的智慧和力量。

“经历过急难险重岗位锻炼的干部,才是让人放心的干部”在调研水务局的时候,局长蓝一飞的话说出了很多人对年轻干部的期许。3月6日,我到钱塘江堤防加固工程一期一标金角许埠片调研,该工程是省级水利重点工程,也是我市防洪排涝的重要屏障。在施工现场,5名年轻干部头戴安全帽,手攥施工图,正在讨论着工程的具体事项。从黝黑的皮肤就可以看出,他们定是长期在日光下作业的。“去年我们遇到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形势很严峻,但我们内心从未怕过,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队伍战斗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东升底自信满满。我想,这份自信源于水务局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找短板,年轻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调研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专业性干部的引进和培养一直是兰溪干部队伍建设的短板,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回顾近日调研收集到的问题,再结合《年轻干部“八缺八不缺”》(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一文,深有感触。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年轻干部专业所学与工作岗位匹配度不高。我们一直提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在年轻干部队伍中,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相匹配的问题普遍存在。在某局调研时发现,该局人员结构上具备经济工作经验或是理工科专业的较少,10名中层干部中只有5人是理工科毕业,懂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年轻干部只有寥寥几人。再如某镇,旅游产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镇旅游办公室只有1名分管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而且都是非旅游专业人员,这与该镇的旅游发展严重不匹配,无法满足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二是要求进步的追求与发展空间不足之间矛盾凸显。让有为者有位,这是提拔使用干部的应有之道。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通过“拆归治整”等中心工作的历练,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我们也在努力为他们搭建更宽广的舞台。但受一些单位在中层领导职数设置、干部日常考核结果运用的制约,年轻干部的成长遇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年轻干部培养的持久性与队伍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兰溪实体经济振兴、全域旅游开发以及“拆归治整”等中心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我们也竭尽所能搭建了培训平台,努力让年轻干部具备项目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旅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年轻干部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干部在遇到选调考试或者更好的发展机会时,选择了“跳槽”。如某局年轻专业化干部队伍稳定性较差,近两年来人才引进研究生学历3人,但目前有2人考到上级部门,还有些年轻干部招聘进单位不到两年又考取公务员或者更好的单位,造成用人单位“年年招人,年年缺人”的窘境。

谋对策,努力让年轻干部各尽其才各展所长

一周多的时间,我实地走访了一些单位,听了多方面的意见,也收集了很多意见建议,对全市年轻干部专业化能力培养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厘清了工作思路。

干好主业,培育站位高业务精的行家里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具体来说,要钻到书本里去,依托行知学院建立干部业务培训学院,常态化培养城建、规划、金融等紧缺人才,积极与浙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合作,举办经济、金融、规划等方面专题培训,加快推进干部知识更新。要钻到老同志中去,单位的老同志、老业务骨干是宝贵的财富,学习借鉴诸葛镇和水务局的做法,通过建立传帮带师徒虚结对等形式,向老干部虚心求教,把他们的本领和经验真正学到手。要钻到基层一线去,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到基层的大课堂、大熔炉去摸爬滚打。要积极推行上挂下派学习模式,选派年轻干部到金华市级机关、义乌市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深入企业,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切实提升业务水平。

开拓视野,培养触类旁通全面过硬的“多面手”。专业干部不能仅仅盯着自己眼前的这点业务,要有更宽广的视野。一方面要有专业视野,在时代进步飞速,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要紧盯本专业本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和最新的技术,时刻站在专业的风口,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有社会视野,专业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依附于社会需求之上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多接触别的领域别的专业的岗位和知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申请轮岗锻炼,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经历,一个人的阅历才会完整,水平才会提高,才能更好地独当一面。

引才育才,锤炼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主力军。如果把兰溪发展比喻成造房子的话,专业干部就是造房子的施工队员。作为基层组织部长,首先要营造好重才爱才的良好环境,将基层一线、重点工作项目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战场,强化培育磨练树牢实践导向,实现推动工作与培养干部双赢互促。其次要适当提高年轻干部的待遇,为年轻干部畅通上升渠道,搭建更高的成长平台;积极探索聘任制公务员等方式,给予年轻干部体制内的政治待遇,市场化的经济待遇。最后,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做到人尽其才,切实增强本土年轻干部的成就感。

(作者为兰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