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nli/m/5135.html追寻红色足迹:金华市义乌市科普协会等参观雪峰故居
追寻红色足迹,走进雪峰故居,感悟革命精神。党的百年华诞前夕的6月25日,金华市科普作协、义乌市科普作协、义乌市纺织品协会、义乌市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党员、群众,前往赤岸镇神坛村瞻仰冯雪峰故居,感受冯雪峰传奇的一生,传承他热情的革命精神,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的力量,坚定党的信念。
初夏时节的神坛村,村口的五角星门牌下,“雪峰故里”的石碑锃光瓦亮。黑瓦白墙的村中民房,一栋栋红色文化建筑,冯雪峰故居天井中央立着半身铜像冷峻、睿智、沉着的面容令人肃然起敬,这一切彰显出这个小山村作为义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特殊意义。
雪峰故居始建于年(清宣统元年),坐东朝西南,为前后二进五开间二楼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瞻仰着冯雪峰的铜像和老照片,眼前的一切变得鲜活起来:似乎此刻,他正在庭院里来回踱步,思虑着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中堂木桌上还放着未凉的半盏茶,座椅上还残留着他的余温……
大家跟随冯雪峰亲侄孙女、专业解说员冯小花的介绍,通过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帧帧珍贵图片与一件件珍藏实物,了解冯雪峰同志的生平事迹。他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忘我工作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党员们真切感受到其忠党爱民的政治品格。
神坛村是一个红色的村庄,百年前,这里走出了两位革命家——冯雪峰和冯志祥。一文一武两位名人,从神坛村出发,投身革命,走完了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百年洗礼,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红军精神薪火永相传。冯雪峰是一名用热血燃烧的文人,用文学与革命对抗,能走万里长征路也能打游击战;冯志祥戎马一生,从枪林弹雨中走过,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九死一生。
年,冯雪峰出生于神坛村。投身革命后,冯雪峰回家乡就有三次。第一次回家乡时,他身负革命重任,以教书名义从事地下工作,秘密的党内身份则是义乌城区支部书记,那时候,他忙得连回神坛老家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第二次回家乡时,神坛村成了冯雪峰开展事业的据点,他在故居深居简出,创作长征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最后一次回家乡时,冯雪峰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了解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因此深受老百姓爱戴。
网图
与冯雪峰一样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神坛人,还有冯志祥。冯志祥故居离冯雪峰故居并不远,为了保留更多关于冯志祥的记忆,村里对冯志祥故居进行了修缮,冯志祥展陈馆也将运用虚拟讲解、投影等数字动态技术,结合图文展板、遗物陈列等静态展示再现冯志祥的戎马一生。
网图网图
出身清贫的冯志祥,幼年时和冯雪峰一起在邻近的八石小学上过学。从军后,他革命一生,军人一生,参加过井冈山战斗。参加革命后,他南征北战,参加数十次战役和战斗,身上留下了13处伤疤。参加革命后,冯志祥也有两次回乡,分别是年、年。据资料记载,冯志祥第一次回家,给广大党员干部和武装民兵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内外形势教育课。他第二次回到神坛村,踏着泥泞的小道,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流坞坑水库,还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了解村里的概况,谈谈他参加革命的经历,还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冯志祥每次回乡都没惊动当地政府,就住在亲戚家里,吃着家乡的小菜,但由于备战的缘故,总是来去匆匆。
撰文丨CFRS
摄影丨吴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