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今天,年10月21日,第24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简称“义博会”)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以上全球优质采购商和专业客商将在未来5天的时间内参加这次盛会,其中境外客商2万人次以上。
义博会资料照片摄影萧江
这个在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展会已经蜚声海内外,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和采购商展示贸易、技术交流、信息发布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优选平台。
摄影萧江
每年的这个时候,义乌人忘不了邀请一位让他们内心敬重的老领导,他就是30多年前担任过义乌县委书记、被称为“神州第一市接生人”、当年开放义乌市场的主要决策人谢高华同志。
老书记再回市场故地,了却心愿
87岁高龄的谢高华已经记不得自己离任之后又来过义乌几回了,但每次来,他都能感觉到义乌人的热情,更为义乌的巨大变化感到高兴。
重回新马路,已经是34年之后摄影徐庆丰
昨天,谢老书记又回到义乌,这一次他来到了新马路上。这是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的旧址所在地,是义乌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现在被当地政府开辟为市场旧址公园,保留有市场老摊位、拨浪鼓少女雕塑和新建的休憩活动区。在公园的边上,高架桥、大型商业综合体、新华书店大楼的雄姿与市场旧址大楼形成强烈的历史反差。
图中左起何建农、陈萍、谢高华、杨守春、龚有群
摄影徐庆丰
望着公园内熟悉的石条状摊位,再看看陌生的四周,谢高华感慨万千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义乌市场的今天”。
重走市场路摄影徐庆丰
跟在谢高华老书记身后的,是在义乌市场创业的40位老板,他们一起摇起了拨浪鼓,挑着久违的货郎担,喊着“鸡毛换糖啰”的吆喝声,沿着当年的小商品摊位,重走了一回。
诚信赢天下摄影徐庆丰
每副货郎担上,都有“诚信赢天下”5个字,那正是谢高华的手迹。货郎担内,有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的火柴、钮扣、针线、圆珠笔,还有大块的红糖……
又闻鸡毛换糖声摄影徐庆丰
摄影徐庆丰
请谢高华老书记回到当年他手上开放的小商品市场旧地,除了让他为“饮水思源感谢党,继续前进勇担当”——义乌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开放活动正式揭牌,更是为了让这位耄耋老人不再有遗憾。
谢高华与早期市场经营户冯爱倩合影摄影徐庆丰
那么,当年谢高华书记留下的是一个什么遗憾呢?昨天活动主办单位之一世界义商总会的会长陈萍说出了缘由。
摄影徐庆丰
陈萍说,自己是义乌最早的一批小商品经营者,曾经在廿三里的马路边摊位卖过6年的钮扣。当时的义乌人多地少、穷困贫瘠,小商品经营被认为是投机倒把。是谢高华书记收到群众建言报告和调查研究之后,决定开放小商品市场,并筹建稠城镇小商品室内市场即后来的新马路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摄影萧江
谢高华为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揭牌摄影徐庆丰
陈萍回忆道,谢高华书记对第二代小商品市场从选址、征地、规划、筹款、建设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年12月6日,义乌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开业,原稠城小百货市场告别沿街为市、逢集为市的传统历史,开始了进场为市、日日为市。对义乌来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参加了市场开业仪式,但开业仪式上没有谢书记的身影。就在市场开业前7天的11月28日,谢书记调离义乌,留下了一个没有看到室内新市场开业的遗憾。
摄影萧江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陈萍送给谢高华一首30多年前有义乌人写的七绝诗句书法作品,诗中写道:“痛快淋漓写意真,谢公毕竟是能臣。而今携袖清风去,功过随人仔细评。”
义乌市场创业精神,永远不能丢
曾任义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杨守春曾在谢高华手下工作,他清楚记得当年为了新马路市场的建设,谢高华书记多次跑省里,要来60万元市场建设所需的贷款。他说,当年谢书记为了是否要开放小商品市场,到各地进行调查、学习,最后担出了“兴商建县”(后改为“兴商建市”)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出要“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
摄影萧江
杨守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义乌的财政收入增长了多倍,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6倍,过去“一条马路八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的义乌小县城发展成为了世界小商品之都,这和义乌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坚持兴商建市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摄影徐庆丰
杨守春回忆当年市场创办初期故事摄影徐庆丰
昨天的活动由世界义商总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办,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党总支等单位协办。现场挑货郎担的人群之中,有许多义乌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商会会长、老一代市场经营户,如浪莎袜业有限公司的总裁翁荣弟,世界义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周福云,金华市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义乌宁波商会会长周建强,丹溪酒业总经理陈豪锋,义乌衢州商会会长张建良,铭悦红糖品牌创始人杨倡春……
又闻拨浪鼓摄影徐庆丰
翁荣弟说,自己和另外两位兄弟最难忘的就是当年在义乌早期市场创业的故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的位置,而今企业发展更是需要核心技术和品牌,义乌市场的品牌更要靠大家一起打造与维护。
摄影徐庆丰
姜永忠说,自己的老家在温州文成,却在义乌打拼了20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义乌度过了,见证了义乌市场的发展壮大,也在业态转型期承受住了考验。如今,他的企业正在跨境电商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拓展,未来的事业重心,仍然是在义乌。
摄影萧江
周建强说,自己现在在外都会说“我来自义乌”,他说,当年到义乌做生意就尤如进入了一个“保险箱”,“保证能赚到钱,全球的生意人都来这儿做生意,拥有无限商机。如今虽然市场挑战更大,但我依然相信,义乌的明天会更好。”
摄影徐庆丰
杨倡春、陈豪锋都是义乌土生土长的创业者,他们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未来市场怎么发展,义乌早期市场的那股创业精神不能丢。
翁忠银来自谢高华的老家衢州,他说,自己在义乌从事酒店行业,生意也很不错,“没有谢书记当年开放义乌市场,没有义乌这么好的营商环境,自己不可能会有今天。”
左起冯爱倩、谢高华、何海美。摄影徐庆丰
昨天,在活动现场,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中的几位原型人物和小说作者也和谢高华书记聚到了一起,冯爱倩、何海美两位当年最早的女小商品经营户和谢书记聊起当年在小商品市场经商的故事,还一起合了影。小说作者何赛阳也加入到了挑货郎担的人群之中。
摄影萧江
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义乌研究中心主任何建农说,“我们欢聚一堂,挑起货郎担,摇响拨浪鼓,重走创业路,共同回顾历史,一起展望未来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
新马路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一角摄影萧江
摄影萧江
何建农说,谢高华书记在义乌工作仅天,但他以大担当、大作为、大智慧成就了大事业。正是谢高华同志冒着掉“乌纱帽”的危险,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实事求是提出了“四个允许”(注: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放开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勤劳的义乌人有了市场这个平台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天下义商是一家摄影徐庆丰
何建农还介绍,谢高华当年在决定兴建新马路小商品市场后,还在市场推行了首创的“定额计征,源泉控管”税收征管办法,纳税人除了“上缴国家的,留足市场的,余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点石成金”的举措,不仅解决了集贸市场征税中的难题,公平了税负、稳定了秩序,也增加了国家税收,为义乌市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个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