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座中国小城,对世界大事了如指掌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华商韬略,作者丨周瑞华

年9月5日,义乌湖清门一条臭水沟上,水泥板搭起了个简易摊位,数百商户在露天里默默摆开摊子,彼此心照不宣。

没有喧天锣鼓,也没有领导莅临现场,这却是义乌历史性的一天——义乌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那些曾经挑着担子,沿街“鸡毛换糖”的商户,从此能名正言顺地做起小生意。

他们当中谁也没想到,多年后,这个简陋的市场,彻底改变了义乌的命运。

义乌奇迹

每一次世界大事,总少不了义乌在场。

11月的世界杯即将打响,主办国卡塔尔许多商店的货架上,已经摆上了哨子、喇叭、球衣、3强国旗……这些商品,70%都来自中国义乌。

早在四五月份,义乌就已经进入“世界杯”时间。当地不少文体用品生产商都是满负荷运转,生产出来的奖杯、助威棒、足球等世界杯周边,通过“世界杯专线”马不停蹄地发往卡塔尔、印尼、德国等国家。

进入10月,世界杯发货接近尾声,义乌人又马不停蹄地进入新一轮的“圣诞供货”忙碌季。西方家庭需要的圣诞彩灯、点亮的圣诞树、圣诞卡片……80%都发自遥远的义乌,以至于前些年,《华盛顿邮报》就直言:没有义乌,全世界都没法过圣诞节。

除此之外,义乌生产了全球5%的玩具、全球49%的饰品;这里还是中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浙江伟海拉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拉链企业,年产拉链可绕地球00圈……

义乌因此被称为“世界超市”。在义乌第五代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从服装、鞋帽、五金、钟表、玩具,个人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在这里一应俱全。有人做过计算,如果一天逛8小时,每个商铺停留3分钟,走完整个商城需要1年零5个月。

商城里,一块两层楼高的大屏幕上,实时记录着进入市场的人数和发往全球的快递数量。在疫情前,平均每天有1万顾客光临,到万件快递发往全球。

年,从联合国的官方文件,到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都把三四五代的宾王市场、篁园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合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作为一个三面环山的浙江内陆小城,一件件小商品,既是世界与义乌的联系,也是义乌感知世界的脉搏。全球每个角落的需求都会牵动义乌,民间还发明了“义乌指数”——世界发生了什么,义乌都知道。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希拉里民调支持率高达7%,但在义乌小商品城,特朗普的应援订单却远远超出了希拉里。特朗普胜出后,义乌也“一战成名”,甚至有人写了个夸张评论:美国民意如何,义乌工厂老板最清楚。

今年9月底,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号”发生爆炸,10月,义乌“取暖神器”热销欧洲的消息就上了热搜;

01年,义乌出口.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0,浙江省的1/8,但就是这座创造奇迹的商贸之都,却有过需要苦苦争取摆摊权利的岁月。

“义乌的优势就是这支‘鸡毛换糖’的队伍”

年5月,刚上任义乌县委书记不久的谢高华,被当地一名农妇堵在一家理发店门口。

堵他的农妇冯爱倩是义乌佛堂人,一家8口人,全靠她和丈夫养活,日子过得清苦,无奈之下,冯爱倩干起了小商贩的营生。

土地贫瘠,人多地少的义乌,自明清起就有“鸡毛换糖”的传统。义乌人把当地种的甘蔗制成红糖,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换取鸡毛等废品。换来的鸡毛,上品卖给供销社做成饰品,次品埋到地里沤肥,增加土壤肥力。

冯爱倩从百货公司批发纽扣、鞋带等日用品,第一天就赚了6块钱,一个月就把借来的块本金给还上了。但在当时,摆摊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所有的小商贩,经常被政府专门成立的“打击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撵着跑,运气不好的话,货物还会被没收。专门卖电影照片和明信片的商贩何海美,最多的一次,被没收了几千张明信片。

被逼急的商贩们推举大胆的冯爱倩,去找新来的父母官谢高华评理,问问“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摆地摊”。

听完冯爱倩讲述商贩们摆摊的苦后,谢高华和县委领导开了三次会,商讨对农民摆摊究竟是“收”还是“放”,意见始终不一致。他决定到乡里去做调研,看一看真实的情况。

义乌本来就地少人多,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劳动效率提高,全县一下子节省出超过15万的劳动力。新的问题立刻冒了出来: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如何谋生?

而在走访中,谢高华还有个意外发现,那就是数百年来的“鸡毛换糖”中,义乌人身上那股在石头缝里都能生根发芽的生命力:

在义乌龙华村,农民从上海买来白尼龙布,染色后刻模子印上图案,做成的手提袋成畅销货。村里一些家庭夫妻熬一夜就能挣到10块钱,而当时生产大队一个壮劳力一天才挣5毛钱;

莲塘村特产一种特别黏的泥土,村里人就地取材,用泥捏各种小动物摆件,批发价两分五一个,全村多户,家家户户都干这个;

华溪村一位农民,以前靠着国家救济过日子,四十多岁还没娶上媳妇。后来他干起了小生意,去江西进货到廿三里摆摊,不仅结了婚,家里还有上万的存款……

几个月的调研之后,谢高华看到了很多靠着小手工、小贩卖养活家庭、改变生活的农民。他不由得感慨万千:义乌的优势,就是这支上万人的“鸡毛换糖”队伍,这支队伍了不起。

最后,他决定尊重事实、顺应形势,放开农民经商的限制,给老百姓摆摊经商发出了第一张“准许证”。面对各种反对声,身高不足1.65米、身形消瘦的谢高华顶着压力对外放话:“出了事,我负责”。

年9月5日这天,义乌湖清门“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放,一百多个摊位的市场里,一下子挤进了家商户,许多商贩直接在摊位的空隙间摆起了摊。

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原型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有这么一句话:鸡毛最贱,可它养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鸡毛最轻,可有点风它就能飞到天上去。

这正是对义乌最好的描述。

湖清门市场的开放,结束了义乌商贩游击摆摊的生涯,他们自此可以名正言顺地经商,潜伏许久的动力迅速迸发,小商品市场当年的成交额就达到了39万元。

工商联动,天下无敌

年,在外四处奔波的楼仲平从长春回到义乌。近十年的时间,义乌小商品市场已马上发展到第四代——篁园市场。

年建成的篁园小商品市场是义乌第一个室内市场,新设摊位7个,是当年湖清门市场的70倍。市场采用划行分市、商品分门别类的办法,将同一种商品统一集中在一个区域经营。

楼仲平在篁园市场租了一个日用百货摊位,最早代销塑料制品,其中有一种吸管卖得特别好,薄利多销,一年下来净赚0万。

转机发生在3年,一家吸管加工厂的老板打算转行做假发,楼仲平从对方手中买下一套二手设备,和妻子一起租了两间民房,办起了吸管厂。妻子负责后端的生产,他在市场负责销售。他的吸管厂后来发展成知名的吸管品牌——双童,一度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吸管,他也因此被称作“吸管大王”。

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在义乌十分常见。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义乌的莲塘、金龙等村,就有农民冒风险开办家庭作坊。市场开放后,小商品销售激增,一些在市场中原本销售别人商品的商贩,利用自己离市场近、信息灵通又有销售渠道的优势,纷纷开办工厂,转型成前店后厂、工商一体的经营者。

5年,在义乌卖饰品积累了第一桶金的周晓光和丈夫虞云新一起,拿出万建起了自己的饰品加工厂,这成为了日后的新光集团;最早代理广东一个袜子品牌的翁氏三兄弟,在5年创办了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日后成为驰名全国的浪莎袜业。

义乌市委、市政府在看到农民转型工业成功之后,也因势利导,提出“引商转工”政策,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领域转移、商贩向工厂主转型。

在政策引导下,义乌工厂遍地开花,诞生了浪莎袜业、伟海拉链、双童吸管等全球知名的加工业企业,以及拉链、玩具、箱包、工艺品等0多个优势产业。到年,义乌已经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走上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发展之路。

01年,义乌GDP达到.16亿元,荣登全国GDP十强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占全市GDP67%,在市场带动工业后,工业反过来又形成了对商业的支撑。

7年和年爆发的两次金融危机,让闽浙沿海地区许多曾经红火的工厂都陷入停产或倒闭,而义乌受益于“工商联动”的优势,商家一边开辟中东、非洲等新市场,一边组织工厂转产,非但生意没有影响,反而出现了增长。

相比之下,年后,全国各地兴建了不少大型批发市场,但大多是没有工业支撑的“空心”市场,没有一家能够撼动义乌全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地位。

义乌,买卖全球

阿富汗“90后”萨尔曼·拉哈是义乌的一名商家。年他来中国学汉语,之后就留在义乌,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他还凭借语言优势,加入了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当上了一名翻译志愿者。

在义乌,像萨尔曼·拉哈这样的外国面孔随处可见,他们大多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兜售自己国家的小商品和当地特产。

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常住人口超过00万,其中常住外商就有1.3万,义乌外籍人士“含量”,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国际化大都市还要高。

中国加入WTO后,义乌出口贸易从00年的9标箱增长到年的57.6万标箱,8年间翻了64倍,随着义乌商品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通过义乌走进中国,不少国家通过日渐成熟的贸易渠道,把货物经由义乌买到中国市场,义乌逐渐发展成全球小商品集散地。

年前后,义乌提出从单向出口,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型,目标是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买卖全球”的国际枢纽。

洛基是一名在义乌待了16年的印度商人,年刚到义乌时,做的是出口生意,主要是把中国的商品卖到印度、南美、非洲、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靠着风生水起的生意,他从刚到义乌时的一无所有,到拥有了自己的外贸公司。

义乌进口贸易的“风口”起来后,洛基在义乌注册了一家进口贸易公司,打算把印度的珠宝、零食、饮料进口到义乌,再推向中国。为了解市场需求,他会带上印度商品,参加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

为了培育进口市场,义乌从01起,开始举办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10年后,进博会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义乌、了解义乌的一张名片。

如果说,进博会让义乌走向世界,那么年开通的义新欧欧洲专列,则是让义乌与世界商品实现了“双循环”。

义新欧欧洲专列从义乌出发,载着义乌的服装、汽车配件、玩具、饰品等各类小商品,历时1天,把商品出口到沿途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等八个国家,又在返程时,满载欧洲的红酒、橄榄油、奶粉等产品,为义乌搭建起买全球、卖全球的平台,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今年5月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谈到全国统一大市场、双循环时,他列举了一个“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的经典案例——义乌经验:义乌“买卖全球”转型十年以来,义乌出口增长了5.4倍,进口增长10倍。

十多年来,依托与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独一无二的分销渠道和快递物流优势,义乌为越来越成为境外企业进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这里外商和外贸企业云集,处在世界贸易的浪尖,敏锐的触觉能最早感知到国内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国内国际商品市场的双向流动。

00年3月,国务院同意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提升了义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义乌距离“世界集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从草帽市场,到世界集市,义乌走过了风起云涌的四十年。在下一个四十年里,能在石头里开花的义乌人,是否会创造新的奇迹。它的故事,远未结束。

参考资料:

[1]《义乌奇迹启示录》牛建农傅国庆马欣,东南大学出版社[]《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何恃坚何建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