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年败光百亿,又一浙江富豪沦为老赖 [复制链接]

1#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这部电视剧实际上是根据新光集团老板娘周晓光的原型所拍摄的。但如今的周晓光在也风光不在,曾经的浙江富豪沦为“老赖”,而周晓光在3年时间内败光亿!更是在业内广为流传。那么,成为老赖后的周晓光,生活过得怎么样了呢?

一、周晓光的故事

周晓光的故事和《鸡毛飞上天》中所演绎的基本一致,她出生在浙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之中。因为家中兄弟姐妹比较多,而周晓光又是家中的老大,因此她十几岁的时候就早早的辍学打工。在这期间,周晓光为提高自身收入,也开始摆摊卖小饰品。由于周晓光脑子比较灵活,因此她也赚到了不少钱。

机缘巧合之下,周晓光认识到了自己后来的老公虞云新。二人很快坠入爱河,举办了婚礼。婚后的夫妻开始做起来生意,老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周晓光夫妇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也就成立新光集团,专门从事珠宝生意。

早些年的新光集团聚焦在珠宝业务上,而且公司所出售的珠宝性价比特别高,新光集团的客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大。当然,夫妇二人的身价也在不断增加,后来也就成为了浙江富豪。比如,周晓光夫妇在年胡润百富榜中以亿元的身价居于65位。

同时,周晓光也出现在年度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榜单之中,占据榜单的前26名之一。而在二人财富迅速增加的背后,却是整个新光集团的盲目扩张。

二、新光集团的扩张之路

年,新光集团以集团所在地浙江省作为起点,准备进*东阳、义乌两地的房地产市场,新设成立了新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开展房产业两年之后,周晓光仍然不忘发展饰品主业,并从批发商迈向零售商延长产业链,从制造商迈向品牌运营商打造新光饰品的品牌效应。

此外,为了收购不仅拥有众多诸如张小泉、百新等老字号品牌而且网点门店分布于一线城市上海的中心商业地段的文化用品龙头老牌国企上海美丽华集团。新光付出了3个亿组建富越财团,此次收购行为对新光集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经过前期收购和业务发展之后,新光的经营范围在原来仅生产和销售饰品、饰品配件、*金制品、银制品、服装、工艺品等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文具、箱包、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科研开发、实业投资、进出口业务。

不止如此,新光在年将业务板块扩张到农业、物业、度假酒店、装饰材料等领域。勇于改变发展模式,业务扩展的多元化使得新光平安度过年的金融危机。年,新光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0.73亿元,净利润40.18亿元,资产总额达.63亿元。走向辉煌的新光,开始整合资源筹备上市。

年底,新光与马鞍山方圆支承签署协议,计划借壳方圆支承作为子公司上市。年初,新光集团借壳方圆支承上市成功,并将自身的房地产板块业务注入新光圆成,主营房地产与机械制造业务,并让新光建材城及万厦房产成为新光圆成全资子公司,自此新光圆成成为新光集团旗下最重要的控股子公司。

年以后,在国家倡导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光集团紧紧围绕“创新求变、转型谋局”的主题不断革新。除了持续发展饰品主业,也大举发展房地产、互联网等其他行业的产业,成立了多家科技公司、小额信贷与投资公司。

年,新光集团建造的“浙中第一高楼”义乌世贸中心开业盛典正式拉开帷幕。并携手亚马逊即将建设亚马逊在中国的第一个跨境进口仓库,打造的聚饰云平台年交易额10亿元大关,年增速超过%,是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新锐交易平台。

但问题是如此大规模的扩张之路,也给整个新光集团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新光集团在年到年的营收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但同期碧桂园的收入为万元、万元、万元。显然,新光集团的地产业务,和同行相比,差距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本身也属于重资产业务,房地产业务不但给新光集团所带来的收入有限。而且也让新光集团的负债不断增加。比如,公司于年所发行的11新光债,原本计划兑付时间为年。但在年以后,这只债券却一直没有兑付。此后,新光集团此前发行的多笔债券也均出现逾期未兑付的情况。

三、债务危机彻底爆发

由于新光集团的多笔债券未兑付,导致多家信用机构纷纷下调新光集团的信用等级。这也让新光集团无法从银行贷款,导致集团的债务危机彻底爆发。而在年时,整个新光集团所控股的子公司数量差不多有28个。由于集团的此次债务危机,也让这些子公司无法正常支付供应商的货款。

很多供应商开始联合起来,将新光集团起诉到当地法院,最终周晓光也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而就在前段时间,浙江金华法院更是发布天价悬赏令,发动全社会来找周晓光夫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周晓光夫妇二人的债务高达5亿元。

从一代首富到如今的“首负”,周晓光沦落到今天的境地,和新光集团的盲目扩张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因企业盲目扩张,最终爆发债务危机的绝不只有新光集团一家。如今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不也是因为当年的多元化业务所导致的吗?

总结

这2年国内学术界一直要一个争论,大型集团是否要走多元化业务。很多学者给出的答案是,大型集团想要走多元化业务的前提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否则,并不建议大家走多元化业务。但目前国内又要多少企业把主营业务做好了呢?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于周晓光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